|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期,一段视频在网络上走红:某用人单位领导召集一群保洁员训话,其中一位女性保洁员为了证明其打扫的蹲便池水干净,竟当着众人的面,从便池中舀起一杯水,一口气喝了下去。事后,该用人单位对外辩称,这位女保洁员是企业的标杆员工,喝蹲便池水是其自愿行为,也是其职业道德的体现。
在目前的劳动用工关系中,职业道德虽有涉及,但似乎并不详尽。那么,这位“自愿”喝蹲便池水的女保洁员的行为是否是职业道德的体现?职业道德应该如何履行?职业道德是否可以强制要求员工做到?本刊特邀上海林峰律师事务所主任林峰律师就此予以解答。
问题一
职业道德在劳动法律法规中是否有明确的说法?
职业道德作为一种思想行为准则,在劳动法律法规中是有单独条款的。《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因此,作为劳动者而言,遵守职业道德也是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题中之意”。
问题二
职业道德与劳动纪律的区别是什么?
在劳动用工关系中,一般而言,社会公众哪怕是专职律师,更加注重的是劳动纪律这个“硬指标”,而关注职业道德这个“软指标”的比较少。
事实上,职业道德也是劳动法律构成的一个部分,同样需要关注和研究。
如果要区分劳动纪律与职业道德的区别。我个人认为:一、前者属于法律关系范畴,是一种义务,后者属于思想意识范畴,是一种自律信条。也就是说,劳动纪律一般是明文规定的,而职业道德是人们心里的准绳,一般没有明文规定。二、前者的直接目的是保证劳动义务的实现,后者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和其他劳动者权益的实现。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为了确保劳动者完成工作义务,劳动纪律具有强制性,违反了可能要受罚。职业道德很少有强制性,更多的是凭自我觉悟、自我信仰和自我坚守以及自我监督。三、劳动纪律是约束人们职业行为的规定。而职业道德更多的是对人们职业行为反映的判断。也就是说劳动纪律是底线,而职业道德相当于一个判断职业行为的指标。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合法合情合理的劳动纪律必须遵守,无法达标就是不符合劳动用工要求。而职业道德更多的是一种评判手段,比如:劳动者工作认真负责、乐于奉献等。
如果简单区分的话,劳动纪律是一种制度规章,职业道德是一种道德修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