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敢于“试错“的孩子大有作为
我想进行尝试,我就是想错一错”!在武汉中学进行的关于亲子沟通的调查中,高二(2)班学校小嘉(化名)在调查表中这样呼吁。记者了解到,在关于学生是否“听话”的调查中,超过五成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但超过七成孩子却认为自己“听话”,在亲子沟通的有效性上出现了较大偏差。(《武汉晚报》12月8日)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失败是成功之母“……想必我们对这些名言警句并不陌生吧!然,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现实中,我们对孩子大胆尝试,敢于”试错“看出”不听话“和”不好管“。
其实不然,在我看来,敢于”试错“的孩子大有作为。因为孩子善于思考,对事物有质疑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和发散思维呢?记得孩提时代,我们中间也有不少孩子敢”试错“,他们偷偷把家里的收音机拿出来,进行拆解,然后在将其复原。不过,对心思缜密的孩子来说,怎么拆解,就能怎么还原;而对有大意和粗心的孩子来说,就难以将拆解的东西”原还原“了。但是,针对这一情况,不同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也都有不同的态度。如果我们家长认为,这是孩子拓展思维空间,对今后创新创造有百利而无一害,则会在给孩子点赞同时,还帮助孩子完成拆解工作;如果有家长认为,这是孩子”瞎胡闹“或”不听话“,明明是好好的一样东西,非要将其拆得七零八碎,把家里弄得一团糟,甚至于,有家长脾气暴躁,还将孩子一顿暴打。
如此一来,不仅抹杀了孩子想象力、创新力和创造力,同时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等这些生硬刻板的思维就会在孩子脑海里根深蒂固。所以,笔者认为,不管是劳动精神,还是劳模精神,遗憾是工匠精神,其核心要义都离不开大胆尝试、敢于“试错“。尤其是在职场上,我们常有一句话说”不做事不犯事,只有多干事才容易多出事“。可见,要想提升孩子能力和水平,就应该容许孩子”试错“,只有敢于”试错“的孩子,他们未来可期,人生之路才会大有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