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名词注释】
以分取仕:就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择优任命班委会干部的班级管理机制。
“以分取仕”分老版和升级版。
作为一种管理机制,老版“以分取仕”的具体做法是:班委会常设20个管理岗位,这些岗位呈网格状,覆盖了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各个岗位固定,但人员流动,相较于“班级固定岗”,它被称为“班级流动岗”。每次语文单元考试成绩揭晓后,排在前20名的同学分派到各个岗位。每学期单元考试四次,相应地产生四届班委会。新班委会产生之日,就是老班委会任期自然结束之时。
班委会各个岗位人员的分派采用自荐和任命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岗位,如班长、中队长等,采用自荐加竞聘的方式;其他岗位则由班主任任命,同一个学生尽量考虑不重复担任上一届的职务。每个岗位都有岗位职责,人员到岗,职责到人。
升级版“以分取仕”下文有分解。
【故事回放】
回放平台——“师长情报群”(班级QQ群)
(一)
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以分取仕”是我实行了若干年、若干届的一项班级管理举措,良莠与否、效果如何,你最有发言权。
今天收到一位家长的来信,反映“以分取仕”机制有问题,而且问题多多。
读毕,我颇有感慨:首先是强烈地意识到这位家长敢于“直谏”,很有个性,很有见地;其次觉得他的建言与实际相悖,也就是无视现实中“以分取仕”存在的价值。于是,老牛匆忙回怼一封,道出实施“以分取仕”的初衷和自认为取得的一系列“成效”。
信发出后,老牛开始思忖自己,顿时觉得言辞未免过于偏激:岂不是一下子把这位热心家长置于“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现在反倒认为,他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也许你也想到过,但碍于老牛的情面,没敢直言。
理越辨越明。于是,老牛想到了借此机会在广大家长中展开一场讨论,论题是:班干部有没有必要“以分取仕”?是“轮流坐庄”好,还是“服固定役”好?……
请大家见仁见智,畅所欲言,将你的真知灼见发到群里,以期分享,老牛将择其善者而从之。
算是提供参看资料吧,我将这位家长的来信和我的复信一并推出,其中来信采用匿名,请大家不要问为什么,妄猜是哪一位!
讨论从即日起,期限一周。
拜托!
刘老师即日
(二)
刘老师:
您好!
这两天在“师长情报群”里看孩子们写的精品微博,发现他们小小年纪文笔就很了得,有的还有思想深度,我内心非常欣慰!
今天,我突然看到有一个孩子写的微博,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因为考试没进前20名,她的形象大使被撤了,所以哭呀哭,哭了一整天,眼睛都哭肿了……
我心里被触动了。
我个人认为,激励学生好好学习自然很重要,可是单纯以分数为标准来选拔干部还是有点不妥,毕竟分数不是能力的全部,且分数也会有发挥失常的波动;最重要的是也要让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参与班级管理、承担班级管理的责任——班级也是他们的班级,不要让他们感到被忽视。
虽然我的孩子是您这项举措的受益者,但是我还是感到有必要跟您说说我的内心想法。我并没有冒犯之意,还请刘老师一定不要见外!
顺颂教祺!
某家长即日
(三)
贵家长:
你好!
你很关心班集体,关心老牛的工作,更是心地善良之人,赞一个!
但你的观点我不敢苟同,反而我认为这样以分“取仕”的机制更科学。
首先它能极大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同学们视班干部不但是责任,更为荣誉,所以,“以分取仕”就可以让班级同学形成比学赶帮超、力争上游的热情。那名因考试失利而痛苦流涕的学生就是很好很生动的例子。
其二,“以分取仕”更公平。没有一个硬杠杠做标准,就只能由老师的好恶为标准,学生会服吗?如果为了照顾全班学生的心理感受,让成绩不好的也成为主要班干部,岂不是导向大家向下看齐;再说,这样产生的干部有没有说服力,也就是说能不能服众?
其三,“以分取仕”更有或然性。不要认为平时成绩好的同学一定会胜券在握,往往是稍有不慎,就阴沟翻船,正像你所说“也有发挥失常的波动”;而这种波动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每次考试完毕,大家都翘首以盼成绩出笼,看看自己是否榜上有名,可见它可以让每个自认为成绩好的同学也不敢掉以轻心。
其四,当干部可以培养能力。能力是培养起来的,不是父母赐予的。每一个所谓能力不行但成绩好的同学都可以在干部岗位的历练中提升能力;反过来说,凡是能力强的同学,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差,也就是不会被埋没。
最后我要说,这样的“取仕”机制,有很多家长很拥护,因为他们的孩子也像你的孩子一样是受益者,这其中绝大多是过去一到三年级没有机会当班干部的孩子。
请不要让那位孩子的眼泪迷糊了你的眼睛!
刘老师即日
(四)
广大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以“以分取仕”为题的班级管理论坛今天告一段落。
经过准确统计,我宣布,在长达一周的时间里,全班参与讨论的家长达46人,占家长总数的73%。其中,支持现有“以分取仕”机制的达93%,也就是说有43位家长投了赞成票,另外3位家长中,1位家长态度暧昧,2位家长基本赞成,认为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总的来说,大家普遍对“轮流坐庄”持肯定态度,几乎一边倒的反对“服固定役”。
虽然极力鼓励大家说真话实话,虽然对“以分取仕”的赞成票极高,但老牛清醒地认识到,这其中可能有水分,有投“感情票”的,有投“从众票”的,甚至投“畏师票”的。这些我都不细究了,既然能参与讨论,就是对我班主任工作的莫大支持,在此,老牛深表感谢!
相必大家在“师长情报群”里看到了,有的家长谈得非常中肯,也就是说,不是盲目地支持“以分取仕”,他们能结合自家孩子的实际去佐证自己的观点,很有说服力,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以分取仕”所发挥的作用,更坚定了我继续执行的决心!
尤其值得推崇的是两名提建议的家长!他们对老牛发起的讨论入心入脑,事先做了充分调研:韩瑞的家长利用接孩子的间隙“采访”了几名相对后进生的家长,尚可的家长深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从而获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经过认真分析后,他俩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完全可以作为现行“以分取仕”机制的必要补充。
这两位家长既有很强的责任感,又有很高的参政议政能力,限于权力,老牛只能把他俩推荐到学校,希望能进入校级家委会,为我校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根据他俩的建议,结合我班实际情况,我决定对“以分取仕”机制进行必要调整:保持“以分取仕”不变,同时吸收“进步生”进入班委会。为此,从每届班委会20人中拿出3-5个名额,给予那些在单元考试中有明显进步的学生。
这是一个升级版的“以分取仕”机制,汇集了我班师长的智慧,将在下一届班委会产生前正式生效。
再一次感谢家长大朋友们!
刘老师即日
附班委会岗位设置
Ø 班级流动岗(共20人,可兼任固定岗岗位)
班长、副班长:各一人,共2人(负责班级全面工作)
中队长、副中队长:各一人,共2人(负责中队全面工作)
组长兼语文科小组长(又称“八大金刚”):每一列为一组,共8人(负责本组日常管理工作和收发语文作业)
学习委员兼语文科代表:每两至三个小组任命一个学习委员,共3人(负责所在几个组的学习辅导并与组长对接作业的收发)
体育委员:2人(负责课间操、眼保操、聚会、体育课的组织)
班主任助理:1人(负责上传下达,处理班主任交给的日常零碎工作)
形象大使:1人(负责活动时领队和举班牌)
机动:1人
Ø 班级固定岗(共17个,可兼任流动岗岗位)
1.卫生(劳动)委员,每周一人负责一天,共5人
2.班级六个志愿者小组组长、副组长,共12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