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41|回复: 0

新生代农民工心态调查 努力做身怀技能的“打工人”

发表于 2020-12-10 20:11: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某公益论坛上发布了2020年《新生代农民工生活与心态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有4成在一年中可能会换3到5次工作,原因是希望学到一项技能;在身份认同上,9成农民工认为自身要经济更独立,来自乡镇的农民工也在不断转换其身份认同,认为其是新时代的工人而不是农民工或临时工。
记者了解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9亿人,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0.6%。作为城市流动的“新市民”,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社会心态及诉求需要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不愿只在一个城中村看城市的繁华”
在深圳华强北,岗厦村、皇岗村、上下沙等大型城中村中,有很多农民工几代人都租住在此,张强就是其中之一。“大家都知道岗厦、皇岗这些城中村,但是可能知道旧墟村的人比较少,可这个村子是华强北的‘后花园’,地理位置很好,与繁华的华强北只有几墙之隔。”黄强说,自己十几岁的时候便来到这个区域,从事通讯产品生产相关工作。二十多年过去,深圳的城中村越来越密集,基本居住条件及其他娱乐等设施也越来越齐备。他们中很多人在这里安家,他的孩子黄明强也成为了“民二代”。
从老家湖南来到深圳务工已经近三十年时间,黄强不愿意轻易换工厂更不愿意轻易换城市,这对他来说成本偏高。“轻易换务工地,意味着要重新去累积工作人脉和资源。自己在这个城中村已经呆了几十年,认识了很多老乡和朋友,也方便互相介绍工作。”在黄强看来,自己早已经习惯了出租屋的城市化,通过几墙之隔看城市的繁华。
与黄强相比,今年21岁的黄明强已经去过广州、东莞等地务工,他的心态表现出很大的不同。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愿意只通过一个城中村来看一座城市繁华。”
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中显示,他们从事当前工作的时间大多数在两个月内甚至更短,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受访者每年换工作的次数在10次以上。由于社会新兴业态的层出不穷以及互联网等沟通方式的不断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岗位和地点的变动也更加频繁。

“我跟其他年轻人一样,喜欢网购、爱刷短视频。除此之外,我也会用花呗等工具周转资金,在换下一份工作的时候为自己提供资金保障。”黄明强说,与其父亲等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享受城市生活。而对他们来说,找工作的机会和渠道也越来越多,他能做的工作不仅仅是进厂,还有例如美团外卖、快递运送等大量与互联网相关的工作可供选择。因此,他们更愿意去更多的城市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不同城市的繁华。
调查也显示,大部分像黄明强这样的新生代农民工对未来生活持积极态度,有75.6%认为自己的未来生活会比现在好,66.7%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改变命运。
“不愿只追求物质而舍弃精神的满足”
除对未来生活心态上的变化外,调查还表明“民二代”和“民一代”在工作和生活上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不愿意过反复迁徙的“候鸟生活”——在城市中度过自己年轻的时光,挣够了钱后回到老家农村养老。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多不能接受在城市挣钱的途中,与自己农村的父母、另一半、孩子等家人分开。比起外出务工去求得物质上的满足,他们更倾向于去追求在老家享受与家人相处的精神乐趣。
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在老家从事一项工作,刘新良便是其中之一。从2015年起,刘新良便到沿海地区务工,主要在流水线上从事熟食分拣等工作。“2018年春节,我和往年一样回到家里过春节,5岁大的儿子看到我一直躲着,好像从来不认识我一样。”刘新良觉得心里好像被什么东西刺了一刀,回想起自己这些年来一直在外务工,与新婚妻子相处不到半月便离家外出工作;孩子才满月不久,自己便又踏上了外出务工的旅途……刘新良在心里打算着,如果老家有合适的工作机会,自己便不准备外出了。
2019年,刘新良老家所在的市出台了鼓励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发展小店经济等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税收优惠等。看到政策后,积累了很多食品分拣经验的刘新良决定与妻子一起在镇上开一家特色小吃店。
刘新良回乡创业开店的想法得到了当地乡镇的支持,给予了他3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如果店里的生意做得红火的话,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还能再申领一些补贴。” 刘新良感谢政策帮扶,让他享受到了作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福利。
“现在终于不用每年都盼着他能多回来陪我和孩子了,两个人能在一起努力,就算早出晚归累一点,但我们的幸福感更多了。”刘新良妻子坦言。
“愿做身怀技能的新时代‘打工人’”
虽然回乡创业目前呈现比较顺利的态势,但刘新良也提出了自己对新时代农民工发展的一些看法。“以前如果离开家,我们到外面去务工一般都会有进工厂等选择,工作的机会也比较多,只要在流水线上会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就能养活自己。但是现在选择回乡,如果不具备技能,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刘新良说,如果自己不在务工过程中积累技术经验,可能也不会这么顺利地回乡创业。
如其所言,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回到乡镇,不断提高自身技能也成为他们的一种“刚需”。在此次调查中,有4成人换过3到5次工作,而换工作原因除了想要更高的工资外,他们便是想学技能。
在衡阳从事柑橘种植的刘艳现在已经有自己的基地,她坦言得益于当年的务工经历。“当年到广东帮农场主打工的时候,我自己很用心,学习到了一些相关技术。这些年积累下来,才决定回家种植柑橘。”刘艳深知改变命运的法宝,就是自己这些年来不断学到的种植技术。而她也建议,政府要不断落实农民工技能培训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