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50|回复: 0

他是村民口中不赚差价的“菜贩”

发表于 2020-12-11 17:11: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交通运输部

  凉风习习,太阳还没来得及照进地里来,同心村的蔬菜基地已然是人头攒动,忙里忙外。“这是今年入秋以来第一批送往设计院食堂的圆萝卜,必须要挑最好的,下次肯定还要我们家的!”在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同心村萝卜地里,胡文武和他的爱人开始忙碌了起来。

  7组的杨华大叔,骑着他的农用车突突突地就往蔬菜基地集散点来了,车上摞着绿油油的佛手瓜,他笑呵呵地说:“以前这瓜都卖不起价的,好多都烂在地头了,这下安逸了,卖了上百斤,又多了一笔收入咯!”

  在同心村的蔬菜基地集散点一片忙碌,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驻村帮扶干部邹星正在认真清点着蔬菜的数量,帮忙打包、装车,准备将蔬菜发往他们单位的食堂。

  “现摘,点数,装车,出发,抵达,卸货......”爱好拍短视频的邹星在朋友圈分享了他忙碌的一天。“90后”的他被村民亲切的称为不赚中间商差价的“菜贩子”。

  是他,开拓了一条高山蔬菜从农户到食堂餐桌的“高速直达通道”。是他,长达两年默默坚守和付出,让村民的荷包也日益鼓了起来。

  同心村,一个坐落在乐山市金口河区大渡河峡谷腹地的小山村。海拔1200米,人口不足1000人的村子却拥有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地。脱贫攻坚帮扶以前,受地理、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和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加之村民产业发展意识淡薄,种的都是经济价值低廉的农作物,填饱肚子尚有余力,致富挣钱更是荆棘载途。

  2018年7月2日起,邹星作为选派的省级单位驻村帮扶干部来到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同心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来到了同心村,邹星被这里淳朴的民风所吸引。这里年轻的村民都外出务工,村里剩了很多老人和小孩。怎样提高当地村民的收入,是作为扶贫干部的邹星需要思考的事情。

  “经过前期考察了解,村民种的都是经济价值低廉的玉米、土豆等(玉米每亩产收约500元,土豆每亩产收仅800元)。”邹星说,通过和村两委的商量决策后,2018年开始鼓励村民大力种植高山蔬菜,在各级部门的帮扶下,同心村为238户蔬菜种植户免费提供2亩地的海椒种苗和1袋化肥,2018年全村农户户均增收6000余元。

  2019年,高山蔬菜种植规模的不断加大,全村高山蔬菜全年销售额高达420万元以上,户均增收8000余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