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24|回复: 0

[图游天下] 【国内游】袖珍可园 融入孙子兵法的广东名园

发表于 2010-11-12 09:30: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导语】东莞可园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可园建筑融汇了孙子兵法,整个布局有如三国孔明的八阵图,人在园中,稍不留神,就像进入八卦阵一般,极可能会迷失路径……
  【关键词】 可园旅游攻略 广东旅游攻略
1.jpg
  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市区西博厦村,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清代粤中四大名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此人以例捐得官,官至广西按察,后被免职回乡,便修建可园,三年后竣工,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全部建成。面积2204平方米,外缘呈三角形,绕以青砖围墙。园内建筑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等等,其建筑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最高建筑可楼,高15.6米,沿楼侧石阶可登顶楼的邀山阁,四面明窗,飞檐展翅,凭窗可眺莞城景色。

  融入孙子兵法的可园
  虽然可园占地面积不大,但园中建筑、山池、花木等景物却十分丰富。造园时,运用了“咫尺山林”的手法,故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园北临村中大池塘,建筑物分西南、东北两组,中隔庭园。全园共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房,左回右折,互相沟通,通过130余道式样不同的大小门及游廊、走道联成一体,设计精巧,布局新奇。
  可园的一大特点是:四通八达。把孙子兵法融汇在可园建筑之中,成为整座园林的一大特色。全园亭台楼阁,堂馆轩榭,桥廊堤栏,共有130多处门口,108条柱栋,整个布局有如三国孔明的八阵图,人在园中,稍不留神,就像进入八卦阵一般,极可能会迷失路径。
  做一日岭南画派艺术家
  “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第一代园主人张敬修为世家子弟,官居江西按察使。道光年间,张敬修辞官归故里,遂建可园。关于可园的名字,据说有一段故事由来,亦有不同解释,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这个庭院“可堪游赏”。史称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之一的东莞可园,代表着清代岭南园林的文化。可园占地面积不大,但园建筑、山池、花木等景物却十分丰富。造园时,运用了“咫尺山林”的手法,故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可园的设计精巧、雅意文风,无不显示出岭南园林美妙的建筑艺术特色。而相比其他三大园林,可园的意义又远远不止一个私家园林那么简单,称得上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著名的岭南画派就起源于可园。
  也许你会愿意到可园住上一段时间。慢慢地体会,那种美就会一点点的体现出来,只是住一段时间,不必刻意地找寻什么景点或者地方。其实可园很小,但它的文化底蕴却很深厚,是岭南文化的策源地。可园会让你感到生活一下子变得舒缓起来,很舒服很悠闲,每个人在这里,都会觉得自已也是个岭南画派艺术家。
2.jpg  
  园子里有个“人工空调”
  张敬修虽然身任武职,但对琴棋书画造诣颇深。所以整个庭园虽偏于武略,但局部都显得文风雅意极浓。
  园门前有一片莲塘,塘边有侍人石(已失)和当年系马停轿的处所。入门穿过客厅来到擘红小榭后,雄奇、幽深的园景便逐渐展现在眼前。循环碧廊徐徐观赏,可看到拜月亭、瑶仙洞、兰亭、曲池、拱桥,以及藏书阁、钓鱼台、曲桥、小榭等,可说是处处有景,景景不同。
  可堂是可园的主体建筑,也是最庄严的建筑,楼前有曲尺形水池,楼高15米多,底层大厅名可轩。其侧有石梯级,盘曲可上绿绮楼,复又能通可楼第二、三层。第四层是邀山间,登阁可俯览园中景色。楼阁为水磨青砖结构,地铺褐红砖阶,缀以花台、花径、假山,由环碧廊贯串起来,构成整体。当年画家居廉常居此,留下许多吟咏。曾一度荒废,建国后辟为公园。四条红石柱并列堂前,显得气派不凡。堂外左右两廊长花基,秀丽中蕴藏着庄严肃穆。右前方设一小台名“滋树台”,为专门摆设盆景之用。堂外正中筑一大石山,状似狮子,威武雄壮,其间建一楼台,人称狮子上楼台。
  步入庭园,展现眼前的是远近闻名的环碧廊。长廊环绕整座园林,环长廊一周,全园景色可尽览无遗。环碧廊的开端设在“擘红小榭”之中。“擘红”是剥荔枝的意思,擘红小榭就是主人邀请文友品尝荔枝的地方。过擘红小榭,第一处景点是桂花厅,这是园中的餐厅,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清水鱼池和“人工空调”。
  双清室结构奇妙
  双清室是可园的又一胜景,其结构十分奇妙:堂中的建筑、地面、天花、窗扇皆用“亚”字为图,相传亚字是吉祥之字。双清室是园主人用来吟风弄月的地方,根据堂前湛明桥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双清”。
  “双清”之后,是“问花小院”,为主人赏花之处。顺环碧廊步出“问花小院”,来到一处广阔空间,园中花丛果坛,满目青翠,被称为“壶中天”。“壶中天”无任何建筑,它是倚着四面的楼房而形成的一方独立的空间,是园主人下棋喝茶的小天地。从这里出后庭,广阔的可湖展现眼前,让人身心大畅。
  赞:东莞的可园,在建筑的艺术特色上更能彰显岭南园林建筑的美妙,同时它还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走在其中,有如倘佯在画中一般。
  赞:我最喜欢它里面的布局不追求规矩,因地因势不拘一格,有不少形状奇特的房间,在小小的空间里各个楼房之间竟然是都可以连通的,并且上下楼层在很多地方都有台阶,行走非常方便。由于形状不规则,有时并不容易发现其中窄窄的通道,以为要退回去的时候,走到跟前竟然又豁然开朗,那才叫人惊喜。
3.jpg  
  如何到达可园
  可园在广东省东莞市城区可园路32号。如果乘坐公交,建议您在可园站下车,下车往前走10步便是可园的下马处,一堵古老的墙壁。当时,有文人雅士前来拜访可园的主人,墙壁前便是马(交通工具)的寄放处。下了马,便可入园。
  可园门票
  开放时间: 7:00~17:00
  门票:8元
  优惠政策: 1、儿童身高1.1米以下免票,1.1米以上至1.4米以下的儿童实行半票优惠; 2、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 3、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免票(提前预约,凭学校证明),每班一名老师免票; 4、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的老年人个人参观,凭有效身份证明给予免票; 5、老年人集体参观,公益性的给予免票,经营性的(旅行社)实行半票; 6、现役军人、荣誉军人凭有效证件免票;残疾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免票; 7、旅游团体(单位)优惠办法如下:50人以下九折;50人以上100人以下八折。
  电话:0769-22248125
  投诉电话:0769-2839616
  东莞美食
  东莞腊肠
  东莞特产三件宝之一。东莞腊肠是用当天加工出来的新鲜猪肠做腊肠衣,用瘦肉和肥肉剁烂搅均匀,抖以食盐、白糖、特级生抽酱油和味精,入肠前还洒上正牌的山西汾酒,捆扎后吊起来自然风干至一定程度,然后放入火炬以文火烘烤至透明干爽,因而形成风味独特,色彩鲜丽的腊肠。
  其特点是这种腊肠“短席阔封”,肠身比一般腊肠短得多,但却比普通腊肠粗大,乍看起来好象一个椭圆形的小肉球。东莞腊肠还有香醇、爽脆、咸味均匀、豉味入肉等特点。
  三禾宴
  采用生长在珠三角咸淡水交界之禾田里的禾虫、禾苗开花时节的小雀和鲤鱼,共同烹制。禾虫样丑但营养价值奇高;小雀和鱼则肉质鲜美,三者的巧妙结合使得本菜得三者之精华。
  白沙油鸭
  又称“白沙腊鸭”。东莞特产三件宝之一(白沙油鸭、腊肠、石龙糖柚皮);烹制之后的鸭子外皮油白,鸭肉鲜美、滑嫩,十分爽口。
  石龙糖柚皮
  东莞特产三件宝之一;味道香甜,而且耐嚼,具有生津开胃的功效。
  烧鹅赖粉
  赖粉是用大米磨成的粉所制成圆柱形的面条状的食品。用汤考究;整只鸡、大块肉、大块骨所炖之汤,味道鲜美;用热汤浇于赖粉之上,再拌以鹅肉。赖粉滑嫩、爽口,鹅肉鲜香、柔嫩,甚是美味。
4.jpg  
  东莞虎门、可园休闲一日游
  上午:早晨08:00出发,参观游览素有“广东四大名园”之称的可园游览观光,一览古时别具一格的建筑风韵。后前往虎门用中餐。下午:中餐后继而前往久负盛名的虎门炮台参观游览,后前往虎门服装一条街参观游览,16:00准时集合返回深圳,结束旅游。
  东莞可园、威远炮台两日游
  第一天
  早上于关口接团乘车前往东莞虎门镇,途经广深高速公路,抵达虎门后参观黄河时装城,黄河时装城位于服装名城--虎门。坐落于太平繁华商业中心,南贯通虎门大道、西临银龙路及虎门广场。随后享用午餐,餐后乘车前往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特点是面积小,设计精巧,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加上摆设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游览后参观东莞名产之一腊肠厂。晚餐后入住酒店。
  第二天
  早餐后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是一座纪念性和遗址相结合的博物馆,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馆内的环境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门楼、陈列大楼具有炮台神韵,里面有林则徐当年用于销烟的两个大水池、销化鸦片纪念碑和《林则徐禁烟与鸦片战争史实陈列》该陈列揭露了殖民地主义者利用鸦片和武力侵略中国的罪行,反映了中国人民查禁鸦片和抵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业绩,肯定了林则徐等爱国官员的历史功勋。早在明代,朝廷就在虎门建立简易的军事建筑物,当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广东水师关天培和两广总督邓廷桢为地域外悔,在虎门两岸,江中小岛构筑多个炮台,横江布下班铁链,使之成为"金锁铜关"。炮台长五十二丈五尺(一丈=3.3米)安放8000斤和6000斤等大炮28门。参观后享用午餐,随后返回深圳。  搜狐旅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