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内卷不是个新概念,这个原本生僻的学术字眼,在各种霸屏后,变得越来越日常用语了。作为人类学术语,内卷指的是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套用到真实的职场状态中,那就是,上名校-去大厂-户口学区房-继续“鸡”娃上名校……大家都在同一套市场竞争机制里无限循环,还不被允许失败和退出。内卷在”打工人“中狂刷的这波存在感,很大程度上也源于今年整体就业市场存在的特殊性。疫情的发生,很多公司的发展都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一方面不会大规模招人,另一方面薪资也没有往期给的高,对人才的要求却是不降反增,就业形势本身就格外艰难,“内卷”也随即在各个职场的各个层面上发生了。以学生群体为例,直接的体现是工作不好找了,史上最难就业季。清华北大这些好学校的学生拿走了一些985、211学校学生的部分Offer,重点一本的又拿走了普通一本学生的机会,依次类推。再加上很多海外人才也出现回流,整个学生职场的内卷化雪上加霜。职场中人感受到的则是,内部工作不好干,但又轻易不敢辞职。疫情下原本可以容纳很多人才的创业公司倒下,基本上都是大型企业在招人。而大型企业招人要求相对来说也会更高。除此之外,相对一线城市来说,二三线城市的职场人更容易出现内卷化。因为一线城市很多人压力更大,危机感也会更强。且一线城市普遍属于总公司,员工更能接触到公司的核心业务,也更有动力去尝试新的东西,但在二三线城市往往是接受总部的指示,所做的事情往往非常细节和重复,更容易被取代掉。狼多肉少的激烈内部竞争、重复的工作内容、不成正比的收入回报、无意义的加班……内卷似乎已经席卷了不同年龄层和不同地域的职场人。
超9成人感觉自己被“卷”住了
36氪在全网发起了一项小调查,收集并整理了一份由340份受访者组成的“当代职场人内卷图鉴”,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眼中的职场内卷到底是什么,以及大家是如何与之共处或逃离的。据36氪调查结果显示,职场中不同程度感受到内卷的受访者占比高达96.76%,其中陷入严重内卷并影响到工作的受访者有16.18%,而完全没有感受到内卷的职场人仅有3.24%。
“内卷”程度
当谈到职场中经常出现的内卷现象,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觉得工作重复无没有意义、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加班严重是“职场内卷”三座大山。 在关于职场态度的问答里,态度消极甚至想要逃离职场的受访者和态度相对积极的比例几乎持平,分别占到38.53%和39.12%,另外22.35%的受访者对此没有明确态度。
职场中的内卷现象
而在谈及哪些因素是你理想的职场环境时,工作的发展前景被最多提及,工作环境和稳定性、行业社会地位及薪酬福利也是受访者相对重视的选项。相对应的在回答“什么是你的工作动力”时,生活、经济压力毫无悬念的排在了第一,第二、第三分别是事业成就感和对自我技能的提升。
持续工作的动力
逃离“内卷”的少数派“打工累吗?累。但是我不能哭,因为骑电动车的时候擦眼泪不安全。” “只要我够努力,老板一定会过上他想要的生活。早安打工人!”除了在网上疯狂吐槽以外,职场人如何逃离内卷?我们采访了几位“卷”外人,看他们如何在职场千军万马独木桥之外,给自己找到一条新的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