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09|回复: 0

河北省两千余家职工创新工作室成企业创新创造“智脑”

发表于 2020-12-13 20:49: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提起吴明创新工作室,在河北联通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熟悉的人能随口讲出该工作室近几年钻研出的一系列创新成果。“成立当年就成功解决各类技术难题64项,取得经济效益1200万元……”2009年,河北联通成立了省内第一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吴明通信技术创新工作室。

  近年来,省总工会联合省科技厅、省职工技协在全省开展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以劳模、“金牌工人”、“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个人名字命名,通过开展项目攻关、名师带徒、技能培训、技术交流等形式,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生产技术难题,加速了创新成果的转化。

  目前,全省共命名200个省级创新工作室,市级以上创新工作室达到2200多个,汇集高技能人才1万多人,取得创新成果10576项,综合创效超过15亿元,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智脑”。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金师傅,今天您教给我们的故障消除技巧又让我们的隐患排查能力提升了不少,我们一定会在实际工作中多练习,保证不让设备再出现类似故障。”学员田晓东向脱子林创新工作室第二代负责人金欣华拍着胸脯保证道。

  藏青色的工作服,标准的偏分似乎刚刚理过,面庞白皙、宽阔,高鼻梁上架着一副大眼镜……眼前的脱子林虽然已经退休,但是“我永远属于邯钢”的豪言不时从他的话语中蹦出。

  2009年5月,河钢邯钢投资百余万元创建了以全国劳模脱子林名字命名的“脱子林电工维修创新工作室”。2014年,该公司二级操作专家金欣华从脱子林手中接过重任,继续带领26名成员围绕公司各种大型、关键性电气设备进行革新改造,开展重点和难点问题技术攻关。

  30年,弹指一挥间。在为企业发展奉献几十载后,脱子林也慢慢走向花甲。“我的汗水留在了这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很快乐,很充实!”脱子林满意地对记者笑道。他的“满意”是有数据支撑的:参加工作30年来,累计解决现场难题1100余项,完成科研120余项、改善工艺400余项,申报成果论文专利200余项,获得全国、省、市奖项13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8800余万元。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脱子林电工维修创新工作室”著有近40万字的实用教程。

  而在河北联通,作为吴明通信技术创新工作室领头人的吴明,“光缆神医”的称号享誉全国。在吴明的带领下,该创新工作室自主研发的3个系列、8种型号的“HCC-4824VH-500W智能型远端通信基站后备供电系统”,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本仅为外购产品的十分之一。按每台节约1万元、全省共需1.5万台计算,可节约1.5亿元。特别是新近研发成功的“利用自然能实现通信基站环境降温控制的技术与应用”,实现了通信基站节电50%的目标,全国20多个省市同行前来取经学习。“我最大的快乐就是用自己的双手,为企业、为社会、为国家多作贡献,这也是我的本分。”吴明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俗语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为让广大职工中蕴藏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自2008年起,省总工会以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领军人物和劳动模范为骨干,大力开展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在这些带头人的强大创新感召下,越来越多的职工加入到创新行列中来,创新正在从一个人走向一群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