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2-13 20:56:12
|
查看全部
不“贴膜”更安全
“每辆电动公交车平均12吨,是普通公交车的近2倍,以往的楼面能不能满足呢?”项目副总工程师刘嘉浩在做楼面专项方案时自言自语,大量的资料翻阅、查找论文,都没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没有现成的,那就创新!刘嘉浩想到,传统楼面在做好混凝土结构层后还要再做一层找平层,相当于给楼面再贴一层膜,长时间再加上大重量承重,很容易空鼓和裂缝,“如果不做这一层找平层,在做结构层时一次找平是不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想法让刘嘉浩一下高兴起来,又开始翻找资料,针对一次施工精度要求高、成型难度大、成品保护难度大等难点一一寻找破解点。
“这是个新技术,我们也是反复讨论学习了很多次才决定用的,现在的楼面不仅更耐磨,而且绝对不会有空鼓和裂缝”,提到项目的得意之作,刘嘉浩十分自豪,“金刚砂混凝土楼地面结构找坡一次成型,省去了‘贴膜’的工序,不仅降低了时间与材料成本,而且楼面比传统楼面有更强大的耐磨性。”
体会到智慧公交建设与5G建设相结合带来的智慧交通新模式与新基建发展机遇,用5G技术重构公交运营基础网络在这个7.5万平方米的停车楼项目得到实践。
“智”能管控加持新基建
在5G时代的潮流中,新基建自然要有“智”加持,中建二局华南公司用“智”能管控打出新基建组合拳。
在福建莆田创世纪超算数据中心项目,项目对周边9米宽的废弃农业灌溉渠进行回填,用“永临结合”的方式建起8米宽的环形道路,克服道路难通;建设者按建筑沉降缝和面积划分15个施工区域,再“化整为零”,用8台塔吊把15个区域连通,“环形建筑”层层相扣,同步施工。
深圳地铁13号线项目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建立“三级管控、两级监督”疫情防控体系,贯彻“现场管理军事化、人员管理网格化、环境管理标准化”原则,实行“双岗制门禁管理”和“实名制分账制管理”,严控进出;建立网格化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队,加强关键岗位责任监督,科学应对、群防群控。
在趣店科技金融创新园区项目,基于先进的物联网、移动互联网、BIM、大数据存储分析技术,建立工地“智慧管理平台”。疫情期间,项目部将“千里眼”(全覆盖式摄像头)与“智慧管理平台”相结合,第一时间掌握生产信息,当天基于监测信息召开专题讨论会,科学制定复工方案。项目还运用“无人机”每日巡航监管,实时监督劳务工人规范施工,加强防护。
以“五大突破”“六大提升”“六个专项行动”为抓手,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机遇,抢抓大基建、工程总承包管理、“大商务”管理,形成弘扬攻坚精神良好氛围,打好“十三五”收官之战,中建二局的主动想、求新意,大胆“智”造,为高质量履约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新基建的发展注入新能量。(陈李莹 李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