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65|回复: 0

冤枉老蒋了?侄女讲张学良往事:“是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

发表于 2010-11-12 20:46: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抵抗”


  ——“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的”


  张学良正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是在1928年7月3日,年仅28岁的他向全国通电就职“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三年后,“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不战而退。


  后来人们大都认为,是蒋介石 的一纸“不抵抗”命令,把整个东北给丢掉了。其实,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1991年5月,张学良在纽约回忆起这段历史。有人提问:“大陆拍摄的电影《西安事变》里演到:蒋介石下手谕,令你对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究竟有没有这道手谕呢?”张学良立即回答:“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藉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在北京召开了东北军高级将领会议,决定不能抵抗。张学良将决定发给了南京的蒋介石,蒋回电报:同意东北军高级会议的决定。之后张学良又召集国民政府的外交官顾维钧 、章士钊及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汤尔和 等人举行会议;几天后又邀胡适、曹汝霖等27名政要、社会名流会商东北问题,众人决议认为应依靠国联、听命中央。


  不抵抗政策背后的始作俑者是蒋介石还是张学良?甫时,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对事变的处置是:诉诸国联,并准备抵抗。但是,直到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前,东北早已沦陷,华北也已危急,蒋介石却始终没有准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举动。正是因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张学良才最终决定实行兵谏,发动“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老头子,我要教训教训你!”


  关于张学良的传说纷扰,很多难辨真伪。据说,1985年12月25日,张学良85岁时看电影《西安事变》,因心情激动没看完就离去。


  真实的场景,在张闾蘅这个与张学良最亲近的后辈还原中,张学良“没有激动,也没有评价”。“其实,对大伯来说,电影不能看是很正常的,因为他有青光眼,基本上是靠听的。看了他说,那个‘张学良’好像和我不像啊。”


  那么,西安事变前夕的真实张学良到底是什么状态?


  晚年的张学良曾经坦言自己发动西安事变的动机,他说:“我做那件事情没有私人利益在里头……假设我要自己的地位、利益,就没有西安事变。”在事变过程中,张学良没有向蒋要地盘和金钱,“我大权在握,富贵在手,我什么都不要,所以蒋先生也就原谅我。”


  张学良未尝没有反问过自己,“我牺牲自己,为什么?”
“不要打了!”在日本步步蚕食之下依然大举“剿共”,是张学良“兵谏”蒋介石的主要原因。为此,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前曾与蒋介石大吵。


  张学良说:“这样下去,你就等于投降呀。”


  蒋介石说:“汉卿呀,你真是,你无耻,咱们军人从来没有‘降’这个字。”


  张学良说:“你这样做比投降还厉害,不战而屈人之兵,上策也。你这样叫人家不战就把我们中国一点点吞去,你不等于比投降还不如?”


  1990年,90岁的张学良回忆起发动西安事变的动机时说,“我真怒了,我的意思是这么一句话:你这个老头子,我要教训教训你!”


  1936年12月12日5时,西安事变爆发。


  经多方斡旋,“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张学良、杨虎城在12月25日下午送蒋介石及宋氏兄妹上飞机,同时为了“维护领袖威信”,张学良亦随同护送蒋介石回南京。


  张学良是抱着必死之心去南京的。“我到南京是预备被枪毙的……假设我的部下这样,我就把他枪毙了。”


  张闾蘅说:“蒋夫人(宋美龄)当时为了营救蒋介石而答应的条件(事后不追究张的责任),但事后蒋介石没有遵守承诺,蒋夫人为此深感内疚,正因如此,蒋夫人保住了伯父的性命,不致遭遇到与杨虎城将军一样的噩运。”


  “西安事变”后被幽禁,张学良时年36岁。他的幽禁生涯,从南京、贵州修文县阳明洞、贵阳市麒麟洞、贵州开阳县刘育乡、贵州息烽县阳郎坝、重庆歌乐山戴公馆,直到台湾井上温泉。期间八年抗战、解放战争……张学良不无遗憾地认为:“我的事情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张学良被囚禁逾五十多年,对蒋介石的感情很复杂,在张闾蘅面前,他对蒋介石有过一句评价,“大伯说:‘你爷爷(张作霖)是一个有雄才没大略的人,蒋介石是一个有大略没雄才的人’。”

新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