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42|回复: 0

拉姆的天堂失了火,不能让基层执法止步于“家”

发表于 2020-12-15 21:39: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人民网

        这个国庆,共和国传递出向女性致敬的声音。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强调“让性别平等落到实处,保障妇女权益必须上升为国家意志”。

   这是曾经让女性遵循“三从四德”的古老华夏,走向现代中国的庄重承诺,值得载入史册,应被所有国人听见,并不折不扣地践行。

   就在国庆前夕发生的拉姆事件,让这样的“听见”和“践行”,越发显得重要。

   拉姆,四川阿坝州一个美丽的藏族农村女性,喜欢抖音直播,拥有近百万粉丝,永远在镜头前笑得灿烂,她在纤尘不染的蓝天与雪山下,采药、放牧、带娃、做家务……和大山外的网友分享喜怒哀乐。但是,这一切,在她的前夫带着汽油和凶器闯入直播的那一刹那,戛然而止。他用汽油点燃了她,用凶器戳伤了她,在经历了十余天酷刑般的痛苦之后,在距国庆的日出只有几个小时之际,她告别人间。

   网友们痛心疾首,众口一词地留言:很抱歉,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

   面对家暴,奋起抗争的拉姆,坚决离了婚,并多次因前夫施暴而报警。让人痛心的是,当接案民警在现场看到是“两口子”的“家庭纠纷”,“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惯性让这样的处置面临窘境……法律尴尬缺席,拉姆失去了最后的“保护伞”。

   拉姆本来可以不死。她本可以继续笑着活在这样的中国:

   在中国,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拥有100多部法律法规在内的全面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

   在中国,男女平等取得过巨大成就。靠法律和制度为“半边天”护航,教育平权,扩大女性就业,男女同工同酬,反对包办婚姻……压抑了数千年的女性,在中国有了扬眉吐气的高光时刻。在学校和职场,独立而强大的女性脱颖而出。

   比之在家暴面前忍气吞声的前人,拉姆敢于离婚,正因为她多了一座法律的靠山。而她的惨死,则印证了相关法律在基层执行环节的严重“不适应”,更印证了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打造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拉姆的家乡阿坝,美若天堂。然而,田园诗般的“天堂”里,有被法治遗忘的角落。

   受害者不独是拉姆。据全国妇联统计,截至2019年底,2.7亿家庭中,30%妇女遭受过家暴;家暴事件中,只有9.5%的女性选择报警;报警的受害者,平均遭受过35次家暴;但是——多么不希望看到的“但是”——在所有报警案件中,仅有4%左右会被认定为家暴。

   可怕的“但是”,让拉姆们的天堂失了火。让已经离了婚的拉姆,依然逃不脱“家暴”的狰狞。那不是她的家人,而是她的敌人!

   针对女性权益,中国有法律,但基层执法环节往往止步于“家”。暴力就是暴力,不管它发生在哪里,法律都必须坚决“零容忍”。特别是在知识流失、年轻人流失而导致严重空心化的村庄,更迫切需要加快建立有效的治安防范体系,体现保障妇女权益的国家意志。尽快让性别平等观念深入人心,让左邻右舍不再漠视家庭内的犯罪;要为一线执法者扫除操作环节的各种障碍,让受害者得到法律精准有效的护佑;让施暴者在法律的威慑下,不敢举起凶器。

   唯其如此,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才能从观念落实到行动,相关犯罪才不敢逾越雷池,拉姆们的“天堂”,才不再成为被安全权益遗忘的角落。唯其如此,才能“消除针对妇女的偏见、歧视、暴力,让性别平等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