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允迪 不详 三代,太宗八子元俨之子 “居父丧不哀”
赵允初 不详 三代,太宗八子元俨之子 只会诵读佛书,“人以为不慧”
赵曙
(宋英宗) 1032-1067,36岁亡;1063-1067在位 四代,太宗四子元份之孙;共4子1子早亡 1063年,其登基才四天便精神异常,不识人,胡言乱语;三日后仁宗葬礼时,其声称有人要杀他,便“疾增剧,号呼狂走,不能成礼”;得病后拒绝服药,性情益发乖戾,经常大发脾气;最后失语;患病在位三年 初以忧疑得疾;不知人,语言失序;举措语言不能自择,乱其本性;心疾
赵从谠 不详 四代,德昭之孙 曾“坐射杀亲事官削官爵,幽之别宅”,最后自杀而死
赵宗说 不详 四代,允言之子 杀死女仆,锁闭自己的宫门 老且病,幽死
兖国公主 不详 四代,仁宗女儿 因受刺激,昼夜不眠,或欲自尽或欲出走外出,状若狂然,情绪失控,歇斯底里 心疾
赵顼
(宋神宗) 1048-1085,38岁亡;1067-1085在位 五代,英宗之子;共14子10女,8子10女早亡 34岁时突然大病,持续两月不能上朝;喝酒举杯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手,至酒倾洒;最后头痛,易怕冷,体乏,不能说话;生病四年死亡 郁郁不乐,以至大渐;涕泣悲愤,不食;体劳有汗,感寒气
赵仲旻 不详 五代,宗说之子 为父请罪,神宗没有立刻答应,便“出就马,气塞不能言,及家而卒”
赵仲儡 不详 五代,英宗幼弟宗汉之子 高宗召见时,其“榻前恸哭,答语狂谬”;“人以为不慧”
赵煦
(宋哲宗) 1076-1100,25岁亡;1086-1100在位 六代,神宗之子;共1子早亡 经常心事重重,缄默无语;少年时便有宿疾,时有咯血,肠胃不好,有时不能进饮食;20多岁时,易腹泻,怕冷,盗汗,常呕吐,腰疼不止,小便时常流出白色分泌物
赵构
(宋高宗) 1107-1187,81岁亡;1127-1162在位 七代,宋徽宗之子;其子两岁时因香炉倒地惊吓而死 23岁丧失生育能力;晚年微中风而亡
赵昚
(宋孝宗) 1127-1194,68岁亡;1162-1189在位 八代,宋太祖德芳第六代孙;其大子惊愕得疾而早亡 因光宗不孝,长期心情郁结烦恼,在极度失望和忧愤中死去
赵惇
(宋光宗) 1147-1200,54岁亡;1189-1194年在位 九代,孝宗之子;共3子2子早亡 不识人,喜怒无常,胡言乱语,健忘,丢三落四,狂躁,偏执,猜忌,神志不清,自虐 意思恍惚,噤不知人,张口呓语;时瞋目斥骂时放声痛哭;心疾
赵扩
(宋宁宗) 1168-1224,57岁亡; 1194-1224在位 十代,光宗之子;共8子皆早亡 消化功能差,肠胃不好,痢疾是常病
赵禥
(宋度宗) 1240-1274,35岁亡; 1264-1274在位 十二代,德昭第十代孙、理宗弟赵与芮之子;共7子4子早亡 弱智儿,七岁才能讲话,反应慢
赵昰
(宋端宗) 1268-1278,11岁亡;1276-1278在位 十三代;度宗之子 因逃亡海上,遭飙风袭击,惊悸成疾而亡
采访者:《天下》杂志社记者(以下简称记);
被采访者:师建国主任医师(以下简称师)
记:师老师您好,根据资料中对赵氏家族每个患病者症状的描述,是否能判断出他们患有精神障碍呢?
师:根据资料中患者的症状表现,是完全可以判定患病者患有心境障碍的。心境障碍又叫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活动基本正常,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记:赵氏家族每个患病者的症状都不一样,有的“忧悸”、有的“状若狂然”、还有的“语言失序”,那么,他们所患的精神障碍都是属于同一种精神病吗?
师:在医学上,精神病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几百种分法,按照赵氏家族患病者的症状表现,根据最基本的分类方法,可以把他们的心境障碍分为情感性精神障碍和思维型精神障碍两类,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狂躁发作、抑郁发作和双相障碍等,思维型精神障碍最为的典型的就是精神分裂症。我根据《赵氏皇族病患列表》具体举例来说吧:
(1)、赵延美(第一代、太祖弟)“忧悸成疾”而死,“忧悸”意为情绪低落,致病而死亡,可判断为抑郁症。
(2)、赵元佐(第二代、太宗大子)患“狂疾”,用刀箭杀害仆人,放火少宫殿,表现为躁狂发作。
(3)、宋真宗(第二代、太宗三子)说话颠三倒四,对说过的话不承认,犯病时神志不清,是精神分裂症。宋仁宗(第三代、真宗之子)也表现出言语不合逻辑、神智混乱,为精神分裂症。判断是否为精神分裂症的最重要一点是语言思维是否有逻辑性,思维语言不合逻辑就是属于思维型精神障碍,而不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
(4)、赵允言(第三代、赵元佐之子)的表现可以判断为患有人格障碍,但资料不多,还不能确定是否为精神障碍,赵允宁(第三代、太宗四子赵元份之子)则是意识障碍方面的疾病。
(5)、宋英宗(第四代、赵元份之孙)既“胡言乱语”又“性情乖戾”,看起来可能是双相障碍,也表现出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但两者的最大区别是思维逻辑是否混乱,这么看来,也应该是精神分裂症。
(6)、赵宗说(第四代、赵允言之子)表现为抑郁症,兖国公主(第四代、仁宗之女)“装若狂然”、“欲出走外出”,是狂躁症。
(7)、宋神宗(第五代、英宗之子)“不能自控、酒杯倾洒”的表现应该是神经方面的疾病,不能肯定患有精神障碍。
(8)、宋哲宗(第六代、神宗之子)表现为分裂症的阴性症状,表面症状与抑郁症有所相似,但不是同一种病。
(9)、宋孝宗(第八代、太祖之子赵德芳的第六代孙)长期心情不好,在极度失望和忧愤中死去,诊断为忧郁症。
(10)、宋光宗(第九代、孝宗之子)的表现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喜怒无常、胡言乱语、偏执、猜忌、神志不清”。
(11)、宋度宗(第十二代、太祖之子赵德昭的第十代孙)智力低下,七岁才能开始讲话,这种精神发育迟滞也是精神障碍的一种。
文章节选自《休闲读品•天下》第三辑文章《被疾病拖垮的王朝:大宋》,2010年五、六月合刊,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