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58|回复: 0

年度汉字里的民众表情

发表于 2010-11-13 13:52: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某社区启动了年度汉字评选活动。从网友们讨论的情况来看,“涨”暂时取得领先。(11月12日《现代快报》)

纵观今年的年度表情,应该有很多汉字可以选择,比如拆、撞等,为何“涨”遥遥领先?说白了,涨字更有“杀伤力”,简言之,应该有两点原因,一是,一轮又一轮的物价涨势,绝对称得上“凶猛”,令人措手不及,难以承受;二是,涨字波及面广,物价上涨裹挟到每一个人,谁都无法置之度外,因此带给人们的冲击具有相当广阔的普遍性。

在物价上涨的高压之下,民众的生活质量下滑。有揶揄:“蒜你狠”、“豆你玩”……有叹息:“去年2元吃四个苹果,今年4元吃两个苹果”,GDP涨了一倍,生活水平下降一半!更多的则是挣扎,是被逼迫出来的生存智慧,比如,近日,一份“菜奴省钱攻略”在网上广为流传,城市菜农也应运而生,有市民在街道的花带上种菜,更有白领在家种:“在花盆里种点葱蒜,省钱又省事”。此外,出现了“涨价不止,抠抠不止”的抠抠族,那些囤积生活用品的达人则被形象地称为“囤囤族”……

节流还不够,还得开源。问题是,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怎么开?更可怕的是,物价上涨趋势没有停止的迹象。学者马光远认为:“决策层必须提升对通胀的警惕,提高通胀在公共政策中的战略级别。”斯言诚哉!但仅仅提高对通胀的警惕还不够,笔者认为,还富于民,让利于民,是当下最需要考虑的公共政策。

笔者之所以有此判断,并非臆想。11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全国10月实现财政收入7860.3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015.38亿元,增长14.8%。累计来看,前10月全国财政收入70899.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536.02亿元,增长21.5%。无论是14.8%还是21.5%,这一涨幅都是惊人的。前不久,十七届五中全会传递出的信号是推动民富,国家如此之富,怎样还富于民?

涨字领先年度汉字评选的背后,有民众焦虑而不安的心情,同时也清晰地勾勒出了这个年度的表情。这平实的汉字,一下子风生水起,让民众竞相传播,备有痛感。涨字的背后,还汹涌着强烈的民意诉求,简言之就是希望物价降一点,腰包鼓一点。那么,相关部门能读懂涨字,读懂文字背后的民意和诉求吗?(王石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