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放了假,春初的日子松弛下来。将午未午时候的阳光,澄黄的一片,由窗棂横浸到室内,晶莹地四处射。我有点发怔,习惯地在沉寂中惊讶我的周围。我望着太阳那湛明的体质,像要辨别它那交织绚烂的色泽,追逐它那不着痕迹的流动。看它洁净地映到书桌上时,我感到桌面上平铺着一种恬静,一种精神上的豪兴,情趣上的闲逸;即或所谓“窗明几净”,那里默守着神秘的期待,漾开诗的气氛。”引自林徽因散文《一片阳光》。
实在对不起,请允许我引用一段林徽因散文,虽然仅仅是开头的一段,估计大家也能有一些直观的印象,为何徐志摩会喜欢林徽因,为何说林徽因是才女,看了这段文章,估计大家心中都有答案了。林徽因的传记我之前读过一本,因为先读了徐志摩的传记,自然不能不读林徽因的传记。而我今天再次翻开苏尹著的《水墨青花,刹那芳华——林徽因传》,情不自禁的就想到了林徽因的《一片阳光》,所以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直接给大家引用了一段,算是欣赏吧,如果想欣赏全文,那就要自己去搜了,毕竟这本书是传记,而不是林徽因的散文集,还有就是我引用这一段,已经冒着凑字之嫌,也请大家谅解。
记得读书时,老师经常让我们摘抄一些描写风景,描写人物,描写喜怒哀乐的句子,当时很不理解,以为就是写作文的时候,把这些优美的句子加入其中就能得高分。其实老师的初衷是让我们熟悉一下这些名家是如何抒发情感的。简单的语句,透着满满的幸福和诗意,人只有将自己与事件融入到一起,才会由心中迸发出奇妙的语句,憋出来的文章没有灵魂,不会打动人。
本书的作者以林徽因从出生到去世的时间线,把林徽因的一生用委婉而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呈现在纸页上,文字细腻,灵动,仿佛带着读者走进了民国时代,与林徽因面对面娓娓而谈一般。通过本书对林徽因一生故事的描述,希望能让大家更加清晰地了解林徽因的传奇经历,能够对自己的人生与未来有所帮助。既然是传记,自然多是按照时间的轴线来写,不过读了两本林徽因传记,都是女作家写的,而且文笔相当文雅,就如林徽因本人写回忆录一样,我想是不是她们“中毒”太深了,不管如何,我们读到的是美文,这就足够了。
关于林徽因的故事,我们多少都知道一些。林徽因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是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她是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妻子。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是林长民的闺女,可见他们的婚事是门当户对。不过,说林徽因,总是躲不过徐志摩,因为16岁的林徽因遇到了才华横溢的徐志摩,才有了她的文学成绩,那段时光对于林徽因和徐志摩都应该是美好的吧,为了林徽因,徐志摩与第一任妻子离婚,为了参加林徽因的演讲,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失事,而离开人间。不得不说,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情感还是相当深的,而林徽因对徐志摩的这段情感是爱是情,就很难分辨了,也只有林徽因自己最清楚。新婚之夜,梁思成就问过林徽因:“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可见,林徽因还是很有主见的。值得一提的是,林徽因这辈子不仅有徐志摩爱,有梁思成爱,还有一个男人也爱她,那个人就是金岳霖。
没办法,看自传自然逃不开情感。林徽因一辈子是幸福的,有深爱她的男人,这些人对她的爱都是最深的那种爱。在事业上,林徽因也是硕果累累,才女就是才女,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得风生水起,当然,我还是喜欢她的文学作品。一辈子,能在不同的领域都做得非常好,甚至留下了杰作,这是不是最让人自豪的事呢?我们读林徽因自传时,除了她的情感经历,我们更应该关注她的才华,因为她的聪颖,才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片阳光,一段佳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