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11|回复: 1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发表于 2020-12-17 21:33: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进行全面概括和阐发,不仅为我们弘扬和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指明了方向,也为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我们认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对于人才的高质量的发展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有着重大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一定意义上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高素质劳动者的代名词。很多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就是因为坚持、坚守、坚信、坚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才会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在普通工作中有了不普通的作为。需要说明的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排序,主要是时间上的考虑。从时间上看,劳模精神提出的时间最早。从革命战争年代一直到今天,劳模精神一直为我党所大力倡导。劳动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30日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并同他们座谈时,第一次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当时特别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出现的。但是,我们学习和理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仅要考虑时间因素,还要有逻辑上的思考。从逻辑上看,我们可以按照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顺序做进一步思考。劳动精神是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共同基础。也就是说,没有劳动精神,也很难有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因此,我们认为,劳动精神是成为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成为优秀的人的精神,劳模精神是成为影响别人的人的精神。劳动精神让人成为“人”,成为合格的劳动者。任何劳动者只有弘扬和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会成为优秀的劳动者。劳模是劳动者的模范和榜样,要鼓舞和引领广大劳动者,都努力成为优秀的自己。每一位劳动者如果都能弘扬和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才有了可靠的人才基础。我们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下简称《讲话》)为指导,全面认识和掌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对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1.加强党建引领的需要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应该成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多次强调,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响应党中央号召,为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作出了突出贡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尊重劳模、关爱劳模,贯彻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各级党委要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高度,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就特别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内在要求。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仅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我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集中展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加强工运史、劳模史、劳动史、工匠史及其展现出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学习,应该纳入新时代党建工作中。

  2.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一方面强调,这次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劳动群众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另一方面强调,新形势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继续学先进赶先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焕发劳动热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道德,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劳动热情”、“工匠文化”、“职业道德”等文化范畴,集中体现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指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产业工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培育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可见,新时代职工文化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有力抓手。企业文化提高的是管理水平,职工文化提升的是职工素质,二者缺一不可,都应成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新时代职工文化要重点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这对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有着直接的支撑作用。

  3.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需要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必须建立在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不仅强调,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而且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提出要求指出,要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做党执政的坚实依靠力量,等等。这就要求,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特别是要自觉弘扬和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国劳模和大国工匠等先进劳动者榜样的引领下,不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努力成为合格的劳动者、优秀的劳动者乃至榜样的劳动者。

  4.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求,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要完善和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等等。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仅是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特征,也是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企事业单位要营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文化氛围,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平台,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完善的激励政策,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加大高素质产业工人培养的力度,等等。对于企业来讲,可以围绕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主旋律,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等主题教育活动,推动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加强新时代劳模工匠学院建设,等等。

  5.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高度重视,实际上是对劳模、工匠等先进劳动者群体以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劳动模范的重要地位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而且特别强调,不断提升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维护好快递员、网约工、货车司机等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机制;以服务群众实效打动人心、温暖人心、影响人心、赢得人心;为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等。对于企业而言,职工发展的越好,企业的发展就不会差。没有一流的职工队伍,难有一流的企业;没有大国工匠,难有大国重器。因此,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合法权益为前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8 06:02:2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