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扬子晚报
“玩转职业星球,绘制梦想蓝图,探寻未来发展的N种可能……”今年10月,一场声势浩大、形式新颖的“生涯嘉年华”体验周活动,吸引了苏州市职业大学5000名大一新生积极参与。内涵丰富、寓教于乐的沉浸式体验,将职涯规划第一课堂主阵地与第二课堂主渠道深度融合,学生一入校就开启职涯导航的第一步,成为深受师生欢迎的“及时雨”。
“面对2020年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高度聚焦‘就业进行时’,创新思路、积极开拓,助推2020、2021届近万名毕业生顺利、稳定、高效、高质就业,全力全程为学子圆梦职涯保驾护航。”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曹毓民说。
近年来,苏州市职业大学努力打造“职业生涯节”品牌活动。今年成功举办第十四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节,历时半年,开展了传统经典赛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测评、毕业生基层就业案例征集等一系列活动。今年还增设“大学生职业生涯导师聘任仪式”环节,聘任66名企业人事经理、总经理担任生涯导师,借力校企协同育人优势。
学校积极组织、屡获佳绩,连续四次荣获江苏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最佳组织奖”,陈文静同学荣获2019年专科组总冠军,李子龙、韩仲洋等12名同学获省赛一等奖或特等奖。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学校购买1000本《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读本供学生学习,购买北森-吉讯职业生涯测评平台,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职业测评系统,强化提升职业规划意识和就业竞争力。
目前,苏州市职业大学设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两门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必修课,授课对象覆盖9个院部全体在校生,构建专业化、系统化的就创业教育大课堂。同时,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坚持打造“朝阳讲堂”,广泛邀请校内外行业“大咖”、企业精英前来分享职场体验、应聘技巧、生涯规划。截至11月末,本年度共举办“朝阳讲堂”就创业讲座68场。
>>深度帮扶精准导航
苏州市职业大学开展多轮覆盖全体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及求职期待的精准统计,在做好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引领的基础上,形成求职大数据,实施高针对性、高匹配度的就业指导服务。学校连续多年积极推进“困难毕业生群体精准帮扶”专项,今年更聚焦2020、2021届湖北籍毕业生就业求职情况,坚持“精准选择、精准施策、精准管理”。
学校坚持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将其纳入学校发展的核心规划。今年,围绕“如何在疫情突袭、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多重压力下,让毕业生安全就业、顺利就业、满意就业”,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统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强化落实质量和执行实效。不断丰富、主动提升就业指导、管理与服务的内涵和标准,做细做实就业工作,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优质就业服务与管理指导实现“成就学生”。
>>就业基地不断夯实
夯实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就业实习平台和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与被访企业在就业实习、课程开发、实验室共建、科研实训等方面达成诸多共识。截至目前共有244家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主要集中在苏州地区,分布在通讯、信息、制造、金融、房地产、旅游等行业。其中,今年新增了包括江苏龙捷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18家知名企业。
>>线上线下多元招聘
“招聘线下线上密切配合、综合型与专场互为补充”的“三全”校园招聘方针——通过校招邀约、校企合作、校友资源、各级人才中心对接等,全渠道挖掘就业机会。通过校院系部招聘、企业宣讲互动、职业规划路演、毕业实习实训等,全方位推荐毕业生。通过校级智慧就业平台招聘发布、校园APP企业推荐、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大赛等,全角度导航服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为实现求职“足不出户”、就业“云”服务一条龙打下重要基础。
>>精准对接智慧就业
疫情期间,学校更加重视、强化就创业信息化服务建设,通过校就业网及手机APP、“锐角创业社”公众号,实现学校、院部、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信息实时联动、准确对接。与江苏省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平台、苏州及周边地区的市、区、县各人才中心联通互动。通过就业对口率、薪酬福利水平、毕业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就业地区、单位性质等维度对就业质量进行全面剖析,为优化专业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就业服务提供重要依据,助力毕业生长期就业质量迈上新台阶。
技术支撑
打造“六全”智慧校园
自2018年以来,苏州市职业大学实施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促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创新。“结合今年智慧校园重点建设年工程,学校持续开展信息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建设数字校园,推进数据治理,挖掘大数据价值,全面提升学校治理能力,通过打造‘六全’智慧校园,助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苏州市职业大学党委书记钮雪林说。
>>全网感知全时泛在
打造全网感知的基础环境、全类共享的数据资源、全域融合的应用体系、全时泛在的教学实训、全程协同的治理体系以及全员惠及的智慧服务。微知库平台支持建设的国家职业教育智能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已建成标准化课程14门,个性化课程15门,包含4门双语课程,面向国内外用户开放;超星泛雅平台上已建立面向校内用户的校本网络课程近400门;2020年春季学期实际开设线上课程567门,课程开出率达99%以上。
>>数字智能提档升级
学校建有虚拟现实(VR)创新中心,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VR课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件的学习,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桌面型VR软件的虚拟实训。建有3间数字摄影摄像工作室,为教学和教师录制微课、翻转课堂提供专业场所。建有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物流以及建筑装饰等虚拟仿真实验室,形成“模块化、层次化、多元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满足各专业实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要求。
>>不断创新开拓平台
学校还建设了翼云电信学院NB-IOT物联网实训室、新工科创客中心、工业互联网实训室、短距与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实训室、科大讯飞AI创新应用实验实训室(基地)、智能应用技术综合基地、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及苏州市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等创新实验实训室,为智能化、智慧化教学提供较为扎实的平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