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一个乾隆时期的瓷瓶被中国买家以超过5亿元人民币天价购得,震惊英国媒体。拍卖行人员对该瓷瓶最高估价120万英镑(约1285万元人民币),最后在大陆竞拍者互相加价后拍到5亿元,高出近39倍。英媒称中国人正不惜代价买回失去的文化遗产,背后是“瓷器爱国主义”。
外媒把中国富豪海外抢购文物称之为“瓷器爱国主义”。但理性观察这一现象,其实有真爱国与假爱国之分。所谓真爱国,是为了能让中国文物早日回家而不计成本进行抢购,然后捐赠给国家;所谓假爱国,是指以爱国的名义来抢购,实际上有自己的利益企图。
无论从5亿元人民币竞买花瓶来看,还是从“竞拍者都来自中国”这一点来看,似乎更像是假爱国。本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和法律手段追回的这个花瓶,却在中国富豪之间争夺,要么是畸形“爱国主义”,要么有其他目的。
比如,借助文物竞拍来洗钱,把一些不法收入由黑洗白,一旦被揭穿,这种“瓷器爱国主义”就“破碎”了。再比如,如果竞拍来的文物不是捐给国家,而是再来倒卖牟利,这也是“易碎”的。又如,以炫耀个人财富为目的的竞拍,本身就不是纯正的爱国主义。还有,以爱国的名义鼓动中国富豪来抢购文物,目的是让这些非法流失文物卖出一个个天价,以此变相鼓励某些文物非法出境,通过拍卖再来掠夺中国人的财富。
要想避免流失文物被外国操作者狠赚,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大追讨流失文物的力度,同时,要加大监管避免文物继续大量流失;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哪些富豪在抢购中国流失文物,抢购之后的文物究竟去了哪里。(张海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