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近日,新时代无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办公室汇编《“推动职工赋能成长、打通职业发展通道”无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优秀案例》,并在全市产改工作培训班下发。
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探索实行员工职群管理制度,设置“操作工、技术员、工程师、职员”四大类与“专门”特殊类5个职业群,给不同职业群明确规划了职级台阶和发展路径,让员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上升发展空间。设置“操作工与技术员”“技术员与工程师”职位转换制度,将优秀的操作工、技术员任命为班组长,工程师、职员任命为经理,并实施任命优秀中方员工到更高一级的总监,打破了中方无总监的历史,在职工中形成“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的职业发展热情。
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建立职级与职能双晋升制度,一方面,根据职工学历、年龄、岗位等,设置不同职级,对应相应工资。公司制定业绩考核和能力考核的基准和评定方法,根据考评结果晋升不同工资层级,对特别优秀产业工人开设特别升级通道,经笔试和面试后直接跳级。通过职级晋升通道,近1000名职工获得公司特别升级;另一方面,分设管理系、技能系发展通道,两通道平行互通。建立逐级晋升的双系人才后备库,共有600余名一线职工获得晋升。
江苏宝安电缆有限公司在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过程中,以构建岗位职级薪酬体系为切入点,探索建立协议薪酬制、年薪制,逐步推行宽幅薪酬制,拉大产业工人在同一岗位、同一工种的薪酬变动区间,构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岗位职级薪酬分配体系,推动职工赋能成长,打通职业发展通道。通过完善薪酬制度,设置职务、技能、级别发展等多个通道,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空间。全新的岗位职级薪酬体系不仅让员工有了充足的上升空间,而且也有了良好的薪资待遇,坚定了员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的信心。
产改试点以来,无锡各试点企业单位主动作为,为产业工人成长搭舞台、创新建平台、晋升拓渠道,涌现出诸如红豆集团打破晋升“天花板”等一批生动鲜活案例。经基层推荐申报,市产改办遴选出21个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特征和广泛的示范效应的案例汇编成《“推动职工赋能成长、打通职业发展通道”无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优秀案例》,供各试点单位乃至全市企业学习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