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8|回复: 0

《京剧服饰制作技艺研究》《中国服装史》在京首发

发表于 2020-12-19 14:03: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月27日,“华夏衣冠:李薇《京剧服饰制作技艺研究》与贾玺增《中国服装史》首发式暨明代礼服和首饰展示活动”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功举行。该活动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与东华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40余位专家、学者、京剧服饰非遗传承人和设计师共同参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东江首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他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充分肯定了李薇教授和贾玺增副教授近年来在教学、科研中取得的成绩,并对新书的出版表示祝贺。

  东华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陈珂在首先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再添科研硕果表示祝贺。《京剧服饰制作技艺研究》通过对海量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完整记录和系统分析了京剧服饰制作的技艺,对京剧服饰的非遗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服装史》不仅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服饰的具体结构、形制和内涵,还探索、总结了传统服饰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性转化与应用的新途径。

  在杨东江、陈珂、李薇、贾玺增一同为新书揭幕后,李薇、贾玺增分别讲述了两本专著的创作心得与体会。

  李薇谈到,《京剧服饰制作技艺研究》作为“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助”项目,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专家和京剧服饰非遗传承人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同时,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传统剧装道具面临技术工人断代、工艺失传的危险,希望本书的出版为京剧服饰道具制作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发挥积极作用。

  贾玺增介绍了“服装史论丛书”的整体构想,阐述了《中国服装史》作为国家精品课程的配套教材,力求在内容和知识体系构建上采用新方法,融合服装史、纹样史、流行时尚三个研究方向,构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设计创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在此书撰写的过程中一直在思索,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如何兼顾“学”与“用”两个方面;如何为专业学生、服装设计师和服饰爱好者打开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通道。

  风陵渡金银器复原工作室首席设计师杨汀兰向大家介绍了明代礼服以及明代经典首饰的制作工艺,并现场通过模特展示了明代首饰的佩戴方法和整体造型。最后,与会专家还围绕两本新书展开了学术研讨和交流,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这两本书进行了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