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物档案】
黄燕丽,炎陵县船形乡农民,29岁。2008年,她利用当地一些妇女空闲时间多的特点,在圩上办起电子加工厂,带领她们在家门口加工电子产品,让她们家庭、打工兼顾,企业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新闻镜头】
深秋的一天,记者来到炎陵县船形乡新生圩,发现不少妇女正坐在自家门前拼装电子产品。村民廖才花是其中的一个,她说:“其实,我原来也很想外出打工赚钱,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脱不开身。如今,我可以家庭、打工两不误,每天可赚五六十块了。”
厂子是前年返乡的女农民工黄燕丽办的。2008年,因在广东打工的一家电子厂倒闭,黄燕丽返回了炎陵老家。她家在偏远的船形山区,交通、信息不便,如何创业奔富路?她见当地不少妇女经常在家闲来无聊,却因家庭拖累不能外出打工,联想到自己熟悉电子产品,突然有了主意。
去年底,她投入10万元,在圩上租来几间房子,买来烘干机等设备,从九龙工业园永茂电子厂领回电子元件,办起了自己的电子加工厂。她按加工一块板1.25元的价格包给这些妇女们加工。由于这手工活劳动强度小,并可根据具体情况带回家随时加工,价格也合适,不到半年,她的电子加工厂员工便由6名发展到90多名。
她买来摩托车,每天把加工好的电子产品送到30公里外的九龙工业园,又把待加工的材料带回来。开始,由于一些员工技术不过关,加工的产品不合格,她被罚款500多元。见这些员工家庭困难,她没有罚责任人,而是自己掏钱垫上。
后来,她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加强监管,保证了产品质量。今年上半年,她的电子加工厂收入达40多万元,成为她和乡亲们致富的好门路。
【记者手记】
身处交通、信息闭塞的山区,要找到一条致富门路的确不易。炎陵县农民黄燕丽善于劣中见优,利用家乡闲置劳动力多的特点,创办电子加工厂,出奇制胜,既发展了自己的事业,又为农村妇女找到出路,可谓一举两得。
来源: 株洲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