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71|回复: 0

企业搞好班组生产现场管理制度的秘诀

发表于 2020-12-21 17:30: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带过团队的人都知道,任何的一个团队都不可能总是情绪高涨,尤其是在市场不明确,或者连续经历过几次挫折失败后,团队就显得很疲沓的样子。

那么,作为leader,在团队疲惫的时候,如何正确地鼓舞士气呢?

第一,让团队目标清晰可见
所谓“疲惫感”,根本原因是目标不可见。

什么人最疲惫?心理学家说迷茫的人最疲惫。这种疲惫不仅体现在心理层面,也体现在身体层面,如肌肉酸疼、注意力不集中等。

造成疲惫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任何事情干也行、不干也行,干完也得不到正确的反馈,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干,以及下一步怎么干。长时间后就会产生疲惫感。

我们能想象,工作也是一样。如果一个项目,没人给你定方向,没有标准,甚至没有尽头、没有节点,那你很快就会疲惫。

相反,如果每天早上起来,你都知道今天我要干什么,每一天结束的时候,回顾一下都觉得“啊,今天我办成了这个事”。有收获感,就不会觉得疲惫。可能会有点累,但休息一下就能缓过来。

所以,作为leader,最重要的责任是什么?就是让团队的目标清晰可见,确保你团队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他要做什么。

如果你的项目太大,长期目标太远,怎么办?把它拆解,细化成短期的、阶段性的目标,不要没事就谈特别宏观的战略层面的东西,实际意义并不大。

第二,把成就感作为主要的奖励机制

想鼓舞士气、调动团队的积极性,不仅要目标清晰,还要有所奖励。但是奖励,不仅仅限于物质层面,认知激励可能比物质奖励来得更有效。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付出、努力是有意义的,提升一个人的成就感、提升他的自我认可度,就是提升他工作效率的内驱力。而且长期来讲,会对大脑形成一种正向奖励机制。相对而言,升职、加薪、放假等,其实是外部刺激,或者叫短时刺激,往往是一次性的,效果可能不持久。

其实大部分人工作不仅是为了生活,成就感也尤其重要。通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很容易理解,现在很多人工作,主要就是为了自我实现。

那干什么事能最有成就感呢?困难的、具有创造性的挑战。

当然,不是说没有困难也要创造困难,而想说,作为一个leader,可以在激励员工的时候,让他们意识到,过去经历的那些挑战有多少高光时刻。

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他们的团队其实就是个草台班子,但每一个人都干劲十足。这是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做一件特别伟大、特别具有挑战性的事,可能会名垂青史。

除了成就感之外,对于那些初入职场的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成长感,觉得在这个团队工作的每一天,都在变成更好的自己。

为什么在中学,高三的学生特别容易产生疲惫、倦怠的情绪?是因为他面对的,翻来覆去就是那些复习题,没有更新的挑战。

所以,要避免把团队的氛围搞成跟备战高考似的,只有紧张没有兴奋。就算你的目标是清晰的,但这种时候,奖励机制其实已经失效了。

第三,千万别搞团建

值得注意的是,千万别在团队特别疲惫的时候,放大假、搞团建。

团队紧张、疲惫时,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放假、团建,以鼓舞士气。实际上,这往往没用,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为什么呢?因为这时放假,只能让团队陷入更深的迷茫。心里明明很紧张,好多事惦记着,放不下来,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干,这个时候放假,也不会真正让他放松,更谈不上激励他的成就感。

那应该怎么办呢?跟项目死磕!把大家集中在一起,列出所有困难,让目标清晰,逐个击破,解决问题,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克服这个时候的疲惫感。

总结一下,当团队疲惫的时候,先重新捋清目标;然后让每个人有参与感、成就感,在工作中成长、变化,把提升的内驱力,而放假、旅游等消遣娱乐可以作为事后的主要奖励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