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为河北省省会的石家庄市,各区县的民营企业正在成为拉闸限电的“重灾区”。相比之下,石家庄范围内的烟草企业、上市公司、医药化工以及外资企业,都不在限电之列。(见11月15日 《新京报》)
现实中,民营企业遭遇政府不公平待遇的现象并不新鲜,拉闸限电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然而作为公众一员的我却难以理解,明明都是企业,可为何民企总是受伤?
当地官员们是这样说的:“烟草企业不限电是因为它是利税大户;上市公司不限电是因为它是公众公司,涉及股民利益;而外资企业不限电是考虑到国际影响。”这就让人不明白了,民企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大规模带动百姓就业、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等,请问,大规模带动百姓就业、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这难道是小事情?工人失业的问题难道比外国人的看法更重要?为何政府在限电时不考虑这些?
早在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发了禁令:绝不允许个别地区以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为名,拉闸限电影响群众生活。可有些地方却不听这一套,安徽省全椒县甚至向广大居民发布了公开信,宣布一天三个时段大限电,使全椒一夜之间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电力短缺时期。与之相比,石家庄的“区别限电”,却让民企完全放假,损失严重。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而拉闸限电,本身就违背了节能减排的初衷,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十分荒谬,公众有意见了,现在又把限电的大刀砍向民营企业,难道民营企业是个软柿子,可以随便去捏?
现实中,民营企业在许多方面都受到“非国民待遇”的歧视,比如苛刻的行政许可、繁琐的工商注册、困难的银行贷款等,即使政府一再发文纠正,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尴尬地位。本来就在地位上比国有企业“矮”半截,如今又用牺牲他们的利益的办法应对“节能减排不达标就可能摘乌纱帽”这个硬杠杠,这公平吗?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绝不能亏待民企,只对民企拉闸限电的行为不合情更不合法。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启动问责机制,对出台这一荒唐政策的地方政府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以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出现。(陈梦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