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2-22 08:47:20
|
查看全部
中国共产党一体推进抓落实,彰显了坚持人民至上的制度优势。人民至上不是空洞、抽象的理论,而是生动、具体的实践,需要落实到增进民生福祉上,并以制度形式加以固化。增进民生福祉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覆盖人民群众生活各方面,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任何一方面的短板,都会影响民生的改善,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必须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全面落实。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医疗、养老、居住等民生问题,我们党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系统完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在发展中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切实把人民至上的制度优势体现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之中。
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建议》不仅规划“十四五”发展蓝图,还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我们党“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使命担当。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接力奋斗、扎实推动、久久为功。《建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宏伟目标,并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同时部署安排了“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等一系列重点任务。这些目标任务兼顾当前与长远、兼具需要与可能,既鼓舞人心又符合实际,既全面规划又突出重点,需要准确把握、抓好落实。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创造伟业要充分发动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善于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善于运用新思维新技术,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增进民生福祉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已走过万水千山,今后也必将不断跋山涉水,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阔步前进,创造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光明未来。
(作者单位: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主体性研究”阶段性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