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88|回复: 0

“动能”变“智能”“会干”变“慧干”

发表于 2020-12-22 19:43: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西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日前印发《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建设实施意见》,力推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建设。

意见提出,研发中心针对煤矿智能化发展中的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和产业化研究开发,大力研发应用煤矿机器人,为煤矿开展无人(少人)智能开采提供技术装备支撑。重点以研发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为基础,以数据和算法为核心,围绕煤矿精准地质探测、透明化矿井、高效掘进、智能化洗选、智能化综合保障等开展重大技术研发,全面提升矿井感知、数据处理、装备系统、智能控制等能力,形成成熟稳定的煤矿智能化技术体系。研发中心由省属大型企业集团牵头,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参与建设,建设初期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逐步向独立法人实体转变。

意见明确,研发中心通过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平台,努力成为全球一流的煤矿智能化研发创新平台。一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煤矿智能化前沿引领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中心。两个基地:全球煤矿智能化技术研发和服务、装备设计和制造、智慧矿山标准、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的输出基地,引领煤矿智能化建设、煤炭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三个平台:国际一流的煤矿智能化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平台;面向全球的煤矿智能化学术交流、产业合作、专业咨询、高端人才培养交流和集聚平台;链接跨行业、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创新力量,面向全球开放的协同创新网络平台。(记者李仑 牛祥 贾虎瑞)

徐庄煤矿

推动矿井迈入“智时代”

本报讯 今年以来,中煤大屯公司徐庄煤矿围绕2020年及“十四五”期间智能化矿井建设目标,让“动能”变“智能”,“会干”变“慧干”,推动矿井迈入“智时代”。

徐庄煤矿围绕安全生产这一核心,积极建设国家级冲击地压防治示范矿井。该矿建立冲击地压研究院,成立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团队,对地压防治难题进行重点攻关。目前,应急处置“一键应急通知”平台已经投入使用,大采深多构造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取得突破。

该矿积极推广智能装备应用。通过采用智能装备改造优化负400老水平生产系统,主运系统减少10条皮带,减少83人,通风系统减少测风及设备维护人员16人。

该矿把智能化建设融入“一优两补三减四化”工作中,积极深入开展技术优化。目前,该矿已先后完成了倾角最大的7332工作面、温度最高的7313工作面等多个采区支架吊装运输任务,建成了负750单水平“一井两面一线”最简生产系统。大型老空积水区探放水新技术成功应用于7197、7195、7311采空区,累计疏放积水约30万平方米,解放呆滞煤量216万吨,节省钻孔施工费用80万元。

该矿着力推进前沿技术攻关。目前,8331智能化工作面具备试采条件,7431智能化掘进工作面10月已投入生产。未来两三年内,该矿将重点攻关7431深部复杂地质条件下及西翼采区上下山、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和智能化快速掘进成套装备及关键技术。

该矿突破智能(AI)技术应用,在重要岗位、地点和设备关键部位构建AI全视化监控体系,对各生产系统集中智能调度管理。目前,该矿已将10多套自动化系统有效集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急数字广播系统等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魏明东)

陈家山矿

“三网一平台”全面应用

本报讯 “这种数字化管理不仅让人看得清、理得顺、算得清、管得准,而且还实现了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费用自动归集、报表自动生成、结果实时展示。”陕煤集团铜川矿业公司陈家山矿财务科科长马龙瑞日前表示。

近年来,陈家山矿将“三网一平台”作为经营管理重点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努力打通煤炭产供销信息互通互用的“最后一公里”。

自今年6月“三网一平台”全面推广应用以来,该矿制定了煤炭产供销全过程财务实时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实施方案,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该矿组织生产业务科室和相关经营部门人员现场培训,横向对材料、人工、电力以及其他成本费用按各专业口分工录入,纵向由财务部门对十大环节、十大过程数据进行归集,检验平台各模块间数据填报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确保平台上线运行顺利。

为保证平台信息填报高效顺利进行,该矿将每月2日至4日设为“平台信息填报日”,安排责任科室专管员集中填报,做到场地集中、数据集中、现场协调,确保平台信息与财务报表保持一致。

目前,该矿已完成了GS管理平台和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双平台前三季度信息填报,并通过线上审核,为构建预算管理“日清月结”模式提前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崇娜 任金长)

鲍店煤矿

全力打造智能“金钟罩”

本报讯 近年来,山东能源集团鲍店煤矿全力打造“自动控制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智能化生产新模式,让智能矿山建设成为安全生产的“金钟罩”。

该矿建立应急协调指挥系统,安全监控、人员精确定位、语音广播等多系统融为一体,紧急情况下可实现“3分钟内通知井下所有作业人员”,有效提升了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2018年10月,该矿建成冲击地压监测预警中心,优化布置微震监测系统,累计安装微震监测探头21个,能够全面监测井田范围内震动事件,超前预判工作面冲击危险。

该矿已完成井下采掘作业区域精确定位系统安装,顺利实现了井下人员数量、作业区域、行走轨迹实时查询,以及重点区域超员报警、限制区域误入报警,定位精度达0.3米。

7304智能化掘锚工作面现每班仅需生产作业人员7人,与传统工艺相比减幅达42%。该矿主力采区不再使用小绞车和矿车,物料和设备通过集装箱连续化运输,可直达井下作业地点;八采区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创出国内工作面安装单轨吊运输长距离、大坡度、重吨位、整体支架安全直达运输新水平。

该矿“六大系统”已实现远程集控、实时在线监测和自动化运行。井下采区变电所等岗点全部实现有人巡视、无人值守。(焦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