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新华网
1981年,黄绮被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录取时,班上58人只有8名女生。
“在其他班级,女性的比例甚至更低。”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的黄绮回忆道,“当时我们感觉很正常,以为读法律,自然是男生比女生多。”但当她回校庆祝毕业20周年时,发现许多班级超过一半是女生。“如此明显的差异让我深深体会到,原来男女平等已不再是一句口号了。”
2012年,黄绮担任上海市女律师联谊会会长时,上海有3000多名女律师。目前上海的女律师人数已近12500人,约占当地律师总数的42%。这些变化是中国通过法律和政策持续全面推进两性平等、保障妇女权益的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法律就是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确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的婚姻制度,从根本上和制度上保障了妇女的社会和家庭地位。”黄绮说。
1992年制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中国第一部促进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具体规定了妇女的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益、劳动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利和婚姻家庭权益。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18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姆兰博-努卡日前表示:“北京世妇会召开25年后的今天,《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的重要性丝毫未减,仍是最具综合性和变革意义的性别平等与妇女赋权政策框架。”
如今,在中国的许多领域,妇女已经撑起“半边天”,在建设国家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女性展现了强大的意志、专业精神及无私奉献精神。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初有超过4.2万名医护人员赶赴湖北协助抗击疫情,其中女性约2.8万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38岁的郭琴自疫情初期就一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照顾患者。由于防护不足,她在工作中不幸被感染。1月28日,在各项指标显示完全康复后,她立即重返岗位。她所在的急救中心有76名医护人员,其中约40名是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