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71|回复: 0

学书记

发表于 2020-12-24 19:24: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学书记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明日冬至,2020年的脚步转眼就接近尾声了。细数流光,2020年自己可圈可点的也就是学书了。
中国四大国粹分别是书法、武术、京剧、中医。书法不仅忝列其中,而且名列榜首。作为炎黄子孙,但我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却白痴一个,仅认为其也就是一个书写符号,只要写得横平竖直,清楚工整即可,大没必要去下大工夫去学习。但自从和身边的书友们接触开始,越来越感觉到了书法艺术之浩瀚和瑰丽,尤其方家现场笔走龙蛇,任意挥洒,更是让我蠢蠢欲动,恨不得拿起笔也写个畅快淋漓。
“你为我打开写作的大门,我为你打开书法的大门,”书友刘国栋和我说。尽管他和我说了很多次,但我迟迟没有拿起毛笔。
岁末年初,全国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为了防止疫情传播,除了工作,不得不居家。儿子在家听网课,备考研究生复试;女儿听网课,备战中考。我干啥呀,不能看电视,不能说话,那就学习书法吧,这样既不影响孩子们学习,自己也能学点艺术。
没有写过毛笔的人大都知道,临时让拿毛笔写个字,手总是和筛糠一样,抖个不停,且横写不平,竖也写不直,毛笔完全不停指挥,想粗粗不了,想细细不了。我是书法白痴,必须领基础开始。我拿出家中的书法水写布和毛笔开始练习控笔。每闲暇,将水写布铺在客厅的茶几上,拿起毛笔画直线,先横线,后竖线,一遍一遍地画。刘国栋告诉我,写毛笔字是让笔锋顶着纸面走,不是拖着笔锋走,那样写出的线条才有力。我学习时,不断地尝试和不断地体验,确实那样。“有往必回”四个字也时刻记在我的脑子里。随着不断地学习,我拿笔稳多了,在水写布上画的横竖直线也平直了。
“水写布学不出字,要荷枪实弹,动墨,动字,”在刘国栋指导和督促下,325日,我网购了210张毛边纸和一壶5斤的墨汁,并向朋友借了本欧楷字帖,正式开始了业余的笔墨学习生活。
不写不知道,一写下一跳。原来不写毛笔字,只以为其和硬笔字一样,也就横、竖、撇、捺、折和点。一听老师讲,仅其中一种笔画就几种写法,横有长横短横,点有左点右点,竖有垂露悬针,并且在不同书体力又有不同的写法。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了书法海洋之浩瀚,也感觉到一个书法家背后的浩大的付出。书法家挥洒自如,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日久天长的积累。每一笔不知多少遍的临习,才可知其理,得其法。为了练习垂露竖的写法,我写了好几天。先是起笔,字帖上的起笔像刀削一样整齐峻拔,而我写的却是一摊墨,方不方,圆不圆,怎么写也写不成字帖上的样子。后来还是在朋友的指点下,破解了这个问题。
“轻入笔,斜切,然后调峰换面下行,”涉县的素朴书社里,赵志科一边示范,一边和我讲。讲完后,我拿起笔,开始写。还真这么回事。一下突破了我几天打不破的学习瓶颈,让我兴奋了很久。自那天晚上,我记住了调锋这一个字眼,也促进了我对中锋行笔的理解和运用。身边的几个书法朋友真好,他不不仅艺术水平高,而且还很有修养,乐于助人。不会因为你不会而嗤之以鼻,或不屑一顾,或冷眼旁观,而是主动帮助,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心血换来的经典方法告诉你。
“这有笔,有纸,你写几个字我看看,”在第二中学的书法教室,刘魁芳老师十分和蔼地和我说。我才写了几天呀,我写得啥样子,哑巴吃水饺,我心有数。在刘老师的再三鼓励下,我拿起了笔,却忘记了自己临习过的字。“这有字帖,你照着写,”刘老师给我拿出了字帖。我照着字帖写了几个字。刘老师马上看出了我的问题——不会读贴。
他告诉我,读贴,要首先看字的轮廓结构,然后再看各个笔画位置以及之间的呼应,再读笔画起笔、运笔、收笔等细节。
刘魁芳老师的这番话当时我没怎么理解,但随着我书法学习时间的推移,越来感觉到这番话之经典和实用。
为了一点一画需几日临摹,学书法很枯燥,但也很有乐趣。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每闲暇,播放着或古筝曲或钢琴曲,在书桌上临习,一点,一画,一字,提,按,转,使,十分惬意,尽管窗外有施工机械轰鸣,但也打不破我在笔墨之间的幽静。尽管室外寒冬,室内却暖意融融。尤其攻克某一笔法难关或者字法难关时,更是开心。
昨日,买的第一批纸已用完。我写的字得到了同事的表扬。同事说:你现在也“可以了”。我笑答同事:我那行呀,啥时候我能读懂那些大家们那些我们平时看不出好的字,知其形,知其趣,知其情,知其意,我那才叫“可以”。
“那你今年可以自己写春联了”,同事哈哈大笑,我也哈哈大笑
点如空中坠石,横如长空云际,竖如万岁枯藤……书法艺术真好。庚子将去,辛丑已至。新的一年里,我愿继续笔墨为伴,静享岁月。
通联:河北邯郸涉县新天铁运输部
联系人:赵献军
联系电话:139320397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