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88|回复: 0

提升企业青年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发表于 2020-12-24 19:25: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存在的问题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公司的年轻员工倾向于自我价值取向,个人成长不完善,在公司的整体发展中,缺乏对工作岗位的尊重和对企业的热爱。在职业发展目标方面,分析其能力差距、员工学习、个性化、按需促销、积极性不高、成长性不强、专业素质不高。有些年轻员工不能专心工作,懒得学习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关键技能工作,或者依赖老一代的技术人员。受外包、团队信息系统维护等因素影响,部分年轻员工缺乏一线工作经验,技能晋升速度慢,晋升效果不明显。青年员工培训不是针对性的,岗位培训不系统,专业技术培训单一。

二、提升企业人才发展意识,为青年员工提供成长的平台

(一)职业化建设:职业规划、文化融入、积分制应用

1.计划青年雇员的专业成长。青年员工的职业成长与人才梯队建设有关,是内部奖励、岗位调整、专家推荐或储备的重要依据,是促进“三个建设”的重要基础。2.领导文化融入青年员工。探索生活环境与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员工培训中的作用。引导青年员工发展卓越的文化活动,工作人员简洁的共识,加强员工的标准建设、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工作作风和纪律,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突出人文关怀,帮助年轻员工树立卓越的理念,并付诸实践。3.促进培训整合应用。为提高岗位资格证书培训效果,国网某电力企业制订了“员工教育培训积分管理办法”。网络辅助大学积分应用管理相结合,覆盖全集成,以员工参与的学习积累,知识技能的传授、创新成果、获奖、培训实施后对管理对象的比赛,累计积分制,积分结果与个人绩效工资、资格、人员选拔与培训挂钩。培训、累计分系统管理,使所有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三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二)专业化培养:OJT模式、岗位实训、多样性培训

开展员工培训考核,大力推进专业考试传输测试和远程监控网络考试,通过考试证书、现场培训、专题培训、教师培训、网络培训等形式,开展员工素质提升培训。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在相关岗位取得证据,提高各方面业务能力。拓展国家网络、网络大学的应用,共享培训资源,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见图1)。

1.使用OJT方式帮助员工提高他们的能力。OJT(On the Job Training)是在岗培训的简称,主要为企业的一线员工,通过结构化的培训方法,使员工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技能。明确岗位培训新员工,即企业全面实施(营销、运营和维护,基础设施、调度、业务流程(营销)、变电站、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网络的规划、建设、等)的电压电平(500kV、220kV、110kV)培训计划培训。与传统的培训模式相比,具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培训等优势明显,标准化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跟踪。2.全员培训,审查培训效果。大力开展全员岗位培训评审活动,加强生产技能考核,是提高岗位技能水平的重要举措。实现“四个统一”:统一组织全覆盖,监理公司,在公司组织实施的城市;统一考试要求,任命将对现有培训设施的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检查,结合远程网络监控系统的检查,加大技能实操考核比例(占80%);统一考试大纲和题库,依据《生产技能人员培训规范》分级能力标准,统一制定理论考试和实操题库,制定一个统一的理论和实践检验的问题;理论和实践人才考试统一评价中的应用统一证书。每年组织新员工专业知识转移试验和岗位技能竞赛的同时,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管理能力和整个电力系统的综合素质、业务范围和流程知识考查新员工,引导新员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全面培训后的审查进一步促进了现场培训,工作人员根据职务标准履行职责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

(三)了解青年员工真实需求,解决青年员工后顾之忧

解决了传统青年员工面临的问题,为了提升青年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企业应真正了解青年员工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解决年轻员工的威胁。以建筑业为例,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在全国的项目中,单身职工一直受到婚姻和朋友的困擾。公司应充分发挥公司的作用上升中心,通过各种工作中为公司未婚员工提供交友平台的方式,积极组织青年员工休闲娱乐活动的下一行,在内部资源的整合,积极联系外单位,逐步扩大青年员工的圈子,解决交友难的问题。

三、结论

总而言之,青年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青年员工的战斗力是企业战斗力的缩影。为此,如何有效提升企业青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便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