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9|回复: 0

让孩子与家长都遇见更好的自己

发表于 2020-12-26 15:10: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初识:爱说“不要”的孩子
  
济南市南山实验小学 杨茗溪
  “老师,你说我们家孩子怎么办啊……”佳明家长每次打来电话,都是因为孩子成绩下滑、习惯不佳。这次,语文单元测试成绩刚出来,看佳明的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又坐不住了。我回顾了孩子近期的表现,发现确实有些“异常”:课堂作业总是磨磨蹭蹭,每次布置下来,都得盯他一阵子,他才开始写;让他读书说“不要”;让他“练书法”说“不要”……长此以往,成绩怎能不下滑?我决定与家长进行全面的沟通以解决这个问题。
  家长对孩子的爱是
  无私的,但“爱之深,责之切”。在日常中,常常有家长因孩子表现没有达到预期而焦虑,孩子则对家长的严格要求产生抗拒。这时,想要解开双方的心结,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就需要借助家校沟通。三年级学生佳明,正是在家校沟通中,走出了“家长焦虑、学生抗拒”的误区。
沟通:发现“反抗”的原因
  在与家长沟通中,我先了解了佳明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方式。“你说这孩子不好好学习,长大了能做什么?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听着佳明妈妈的唠叨,我了解到他们家是“望子成龙”、“父命如山”的沟通模式:只要家长命令,孩子必须执行。在妈妈所叙述的佳明“不听话甚至顶嘴”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孩子出现“抗拒、反驳”等行为的原因。那是压力太大导致的!心理学认为,在强大的压力面前,受压者会本能做出反抗的行动,以缓冲过大的压力,而佳明正是如此。
展示:亲历“转变”的过程
  把孩子进步的历程,以“肉眼可见的方式”给家长展示,让他们看到孩子的转变。为此,我把佳明的成长过程向家长进行了多方面展示。在之前的课堂上,他会和同桌交头接耳,我把这些拍下来,再让佳明自己对照,懂得如何改变,进而把他转变后的样子拍下来;他之前的作业只有在家长的监督下才能认真完成,家长一旦不去监督,作业就是一团乱,我也把这些拍下来,再与他在课堂上认真完成的作业相对比……对于这些变化,我每周让佳明和我共同做成他的“成长记录”,再给家长展示。
  此外,我还把佳明在班级内、课堂上各方面的表现,请班长、小组长进行汇报,选取其中典型的转变过程,和家长交流……两周下来,在不断的沟通过程中,佳明妈妈已经变得不那么焦急,取而代之的是“这孩子真的变了……”抚平家长的焦虑,将孩子的成长奉献给每一位家长,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值得欣喜。
家访:共建“和谐”的平台
  家访,是实现家校合作的捷径,用“当面沟通的方式”赢得互信。每月一次家访,我都带着佳明的成长记录,就他最近出现的问题、取得的成绩,与家长进行心贴心交流……
  “老师,真的太感谢您了,佳明取得这么大的进步,都是您的功劳!”佳明妈妈总是这么说,我则会告诉她:“不,全是孩子自身的功劳,我们只要信任他,给他成长的空间,他一定变得越来越好!”我相信家长已经对孩子有了更大的包容和信任,也仿佛看到了孩子正如含苞的花蕾在家长与教师的关爱中尽情绽放。
  成长不是一瞬而过的闪烁,而是漫长曲折的旅途。只有家长与教师合作前行,真正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让孩子真正健康快乐的成长;以关爱和责任捍卫孩子未来的每一个可能,才能让成长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家长与教师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为孩子铺就一条通往梦想的道路,这也是教育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