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3|回复: 0

深化协同燃旺“冰雪经济”

发表于 2020-12-27 19:49: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晁星
  来源:北京日报
  冬天去哪儿“打卡”?“上一把冰雪”是个不错的选择。日前,京津冀专门开展了冬季冰雪文旅体验活动,一系列文体融合、资源互补的区域旅游项目备受青睐。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在冬奥会的带动下,“白色经济”迅速崛起、市场需求不断燃旺。面对风口,三地不少城市顺势而为,室外雪场、室内体育中心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吸引了不少游客。不过,从欧洲阿尔卑斯、北美阿拉斯加等知名冰雪产业区域的成功经验来看,冰雪要想“滑得好”,零敲碎打、单点突破行不通,必须将区域资源整合好、串联好,方能形成规模效应。此外,许多游客也非纯粹的“运动发烧友”,除了体验上雪、上冰的快感,他们还有美食、文化等其他旅游需求。冰雪产业的框架既然拉开了,如何真正形成竞争力,给民众带去丰富、良好的旅游体验,是三地必须破解的课题。

  将冰雪资源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京津冀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硬件上,京津冀旅游资源丰富,“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成效显著,京张高铁以及京张高铁延庆线等建成通车,往返张家口、延庆冬奥会赛区也有了高效便捷的通道。软件上,近年来三地一直致力于旅游协同,旅游“一本书、一张图、一张网”等方面的成果、经验都颇丰。天时地利人和,冰雪联动京津冀、冬奥赋能文旅体,大有可为,前景可期。

  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冰雪运动毕竟专业性较强,产业发展、旅游服务要注重专业化、精细化。在顶层设计方面,应对冰雪产业进行引导,确保在标准、服务等方面有规可依。“业以才兴”,眼下运动教练、场地运营、后勤保障等冰雪人才缺口不小,京津冀应好好利用教育资源优势,注重对接市场需求、做到产学研结合,夯实人才基底。此外,融合中也当讲求特色。倘若各个雪场发展方向、经营理念千篇一律,也会造成同质化竞争。这就要求各方在创新发展上下足功夫,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探索出一些新模式、新玩法。比如,有地方专打“儿童牌”,营造炫酷冰雪乐园。再如,有雪场开设夜场,边滑雪边赏灯不亦乐乎。等等这些,都不失为有益尝试。

  比赛有周期,运动无止境。以冬奥会为契机,三地协力强优势、补短板,才能让冰雪产业乘势“飞跃”、行稳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