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9|回复: 0

6个泄密习惯,你还没改吗

发表于 2020-12-28 21:01: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朱旭

  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血汗钱,就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小习惯,被不法分子掏空了腰包;经常接到莫名其妙的电话、短信,被推送各种贷款、买房信息,不堪其扰……相信大多数人都遇到过因为自己的身份信息被泄露,而让自己的生活无端遭受侵扰的事情,对照一下,下面这些就是泄密的习惯,还不改吗?

  使用违规收集信息的APP

  疫情期间,存在某些APP打着疫情监测的名义,出现非授权、超范围采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存在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的风险,因此公众在使用相关APP时,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连接存在漏洞的风险WiFi

  公共场所中的一些免密WiFi可能实为不法分子专门搭设的续加“钓鱼”陷阱,使用一些不明“蹭网”APP时,同时也可能“出卖”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因此需提高警惕,避免不法分子利用风险WiFi漏洞造成我们的损失。

  轻易进行网上信息填写、网站注册

  一些不法分子会在网络发布如“填写个人信息免费领口罩”等续加信息页面,诱导用户进行注册或进行个人信息填写,实则目的是窃取和非法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因此面对此类诱导内容网页,我们应留个心眼,先核实真伪。

  随意丢弃快递单、票据

  不少人有随意丢弃快递单、火车票、收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票据的习惯,然而这些票据上往往有姓名、手机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私人信息泄露,因此尽量不要随意丢弃,最好先进行抹除处理。

  使用弱密码被撞库

  一些用户为了方便好记,会将各个平台账户密码设置为同一个,或使用简单的弱密码。这样可能会被黑客使用撞库等技术手段试出你的账户密码!因此最好设置较高强度密码,重要账号单独设置密码,并定期对密码进行修改。

  点击钓鱼网站等欺诈链接

  不法分子往往通过短信或社交平台,发送利用伪基站进行伪装的诈骗短信,并附带钓鱼网站等虚假链接,诱导用户点击链接进行账号密码、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填写,导致用户重要账号密码等细节泄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