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大连日报
    2020年,全市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辽宁、大连振兴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始终在高质量建设“两先区”上找准工会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始终把服务振兴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快推进工会改革创新为驱动,主动担当作为、持续精准发力,举全会之力落实年度为职工办实事项目,让更多职工共享振兴发展成果,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交出合格答卷。
问计于基层、问需于职工,全市工会通过基层调研访谈、网络问卷调查等途径,公开向全市职工广泛征集年度为职工办实事项目需求建议,对职工需求最集中、意愿最强烈的意见建议精心归纳和论证,按照职工所需、工会所能、普遍受惠、当年办结的原则确定了推行实名制工会会员电子服务卡、为职工会员提供“应援尽援”“零门槛”的法律援助服务、开展职工“身心健康关爱”行动、扶持工会职工服务阵地建设等14个为职工办实事项目并向社会和职工群众公开作出承诺。市总工会党组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加强调研,及时协调、督导、推进办实事项目落实落地。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对职工的真情实意,倾心竭力为职工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健全职工维权服务体系,完善职工生活服务机制,创新职工健康服务方式,加强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深化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普惠职工的新模式,确保让职工收获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高质量完成了年度为职工办实事目标任务,顺应了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蓬勃开展。 为一线建设者们送去防暑降温慰问品。 市总工会心连心艺术团为抗疫勇士送去欢乐。 提升职工素质技能 创新创造成果显著
作为辽渔集团港务分公司设备技术部部长,赵松高带领技术团队围绕企业安全生产重点和难点,先后自主研制科技创新项目18项,实施技术改造、攻克技术难题30余项,为企业创造潜在经济和社会效益1500万元以上。赵松高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我市诸多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在发挥培育高技能人才阵地效应、技术成果转化“中转站”效应和职工创造创效平台效应中的一处缩影。
全市各级工会自觉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贯彻《关于推进新时代大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以提升产业工人技能为核心,以完善产业工人权益维护机制为重点,不断推进“培训提技能、竞赛选人才、‘双室’带团队、典型作引领”的技能人才形成体系建设,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劳动大军。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全市各级工会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广泛开展的“当好主力军,建功两先区”为主题的“六比一稳”劳动竞赛中建功立业。第二届“工匠杯”职工技能竞赛提质扩面,将无人机操作、网络安全等新纳入赛事,12万人次参与,进一步焕发了职工比学赶帮超的热情。865家企业的20万名职工在全市各级工会开展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中当先锋、打头阵,涌现出技术创新成果2422个、刷新生产纪录869个,劳动热情充分迸发,素质技能显著提升。职工“双创”孵化基地、职工创新创业联盟、“劳模工匠创新智库”等载体创新发展。市总工会为新创建的50个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发放助推金150万元,为技术工人开辟了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有效凝聚和激发了职工的创新创造力量。
全市有200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获评“大连市技术创新优秀成果”,10名技术工人获得“大连市技术创新能手”称号,30项“绝招、绝活、绝技”以职工名字命名,23项成果获“国家专利项目奖励”,创新创造成果显著,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两节”期间工会把温暖送到职工心坎上。 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创新研发。 活跃职工文化生活 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闲时社区”是高新区总工会根据辖区企业和职工意愿打造的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平台,下设的摄影、演讲、帆船、壁球等30多个职工兴趣协会每年吸引4万余人次热情参与,环旅自行车赛、千人羽毛球赛等已成为全区品牌活动,职工们同台竞技,共享健康快乐时光。
为进一步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全市各级工会扶持培育的8000多个职工兴趣协会围绕职工的生物钟开展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风采主力军”五月歌会中,职工们自编自演的文艺作品唱响新时代劳动者之歌;“职工好声音”广播展演通过空中电波讲述职工自己的故事和企业、城市发展的故事;职工们真情原创的微视频活动演绎职工的身边榜样、身边事;“文化快车企业行”的活动和服务形式由基层说了算,全年为工程现场、生产一线的职工送文艺培训55场、送墨宝36场;市总工会心连心艺术团赶赴偏远的工矿企业和抗疫医务人员疗休养驻地送演出15场;为20个新建的市级职工书屋配发价值20万元书籍,为新建的10个职工特色文化基地发放扶持资金20万元,为职工读书学习、全面发展搭建舞台。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大连某科技公司的职工小谷,因劳动报酬与公司发生争议,是工会与法院的联合调解让他顺利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劳动报酬。今年,市总工会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社局联合建立起劳动争议多元调解纠纷工作机制,引导争议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加强了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及仲裁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
全市工会着力健全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普法宣传、法律监督、法律援助、劳动关系预警、劳动争议调解“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市、区两级工会免费为职工会员提供“应援尽援”“零门槛”的法律咨询与援助服务,解答法规政策咨询5000余件次,解读法律法规400多条,发放法律宣传材料近万份。“12351”职工维权热线接听电话3662件次,答复3351件次、转办311件次。在全市第18个“双合同月”活动和“集中要约行动”中,8943家企业及部分区域和行业组织接受要约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共签订集体合同3583份,覆盖职工713698人。全市各级工会调处职工来信来访183件次,结案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