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河南油田井楼油矿生产副矿长王登辉
毕业4年多时间,他由一名地质技术员,成长为一名采油队队长,到2009年担任油矿副矿长。
今年1月31日,也就是他新婚第二天,便匆匆忙忙地回到工作岗位,又默默耕耘在岗位上。
也许,你已找到了他成长的最好注脚,那就是凭着对采油事业的真诚与热爱,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干出来的。
他叫王登辉,2006年毕业于长江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现任河南油田井楼油矿生产副矿长。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石油青年,只有拥有知识与技术才能更有力量,只有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才能创造出骄人业绩。
2009年9月26日,王登辉被组织上委以重任,担任井楼油矿生产副矿长。“这么重的担子,他能挑得动吗?”有人觉得他太年轻了,怀疑地说。从一名采油队队长迅速成长为一名主抓生产的副矿长,如何尽快的适应角色,寂静的夜晚,王登辉总是思考这个新的人生命题。“只有肯学习,没有干不成的事。”喜欢挑战、不服输的他在一次次的求索中找到了答案。他的心里卯足了劲,全力向学技术、练本领发起冲刺。于是,他把自己“泡”在单位里,先后自学了《稠油开发》、《油气处理》、《油藏地质》、《经营管理》等书籍,写下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为了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他深入现场,钻技术,看流程,细心琢磨,潜心钻研,不断提高解决生产难题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去年9月,楼资27井区蒸汽驱在井楼油田三区试验。蒸汽驱是采油二厂稠油开采的一项新技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面对困难和压力,王登辉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他成立了项目攻关小组,与技术人员一起,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进行隐患排查和危害识别分析。对于采出井气窜容易造成井喷的情况,他带领技术和操作人员,多方论证操作,反复研制试验,经过一个星期的“耗”现场,查资料,找问题,加班加点70多个小时,探索出了防止油井喷发的有效措施,确保了蒸汽驱试验的顺利实施。
“王矿长善打敢拼,技术过硬,再难管理的油井在他面前都变得服服帖帖。”王登辉用工作实绩,赢得了职工们的认可和信服。
作为一名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只有严细创新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推动企业的持续有效发展。
“昨天产量多少吨,含水率多少,超产或欠产多少吨。”王登辉每天早晨醒来,都被一连串的数字萦绕着。他深知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的生命。他在努力挖掘着用科学管理、精细管理、创新管理提高油井潜力的宝藏。
井楼油矿经过20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开采中后期,自然递减加快,产量压力不断增大。面对严峻的生产形势,如何让老油区焕发青春,成了王登辉经常思索的问题。他认真分析井楼油田的资源优势,针对不同油井采用不同管理方式,提出了“三个切入点”的管理思路,即以新井跟踪管理为切入点,做好增产措施;以老井精细管理为切入点,深入挖潜;以措施井加强分析为切入点,提高措施成功率。
今年以来,油矿的产量一直踏不上步子。“产量被动,自己首先不能乱了阵脚。”王登辉一边给自己打气,一边理清思路。为了对油矿各方面工作进行督促和监督,他建立健全了“两会”制度,每天早晨听取各个队一天的工作计划,安排全天的工作内容;晚会听取一天的工作落实情况,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同时,成立了专门的油井管理领导小组,加强了对现场作业的规范管理及对油井的日常监督检查。对一线进行了定位、定员、定岗、定井的管理办法,使每个岗位的工作效益和职工切身利益发生直接关系,奖优罚劣,彻底解决了出工不出力和混岗问题,保证了油井特别是高产井的高效运转。
“不仅要把产量提上去,还要把成本降下来,才能实现最佳效益。”在充分挖掘油井潜力的同时,王登辉还在节能降耗、提高效益上潜心探索。他在定期组织开展区块成本分析活动的同时,总结出一套成效显著的“三账一图”成本控制法:一口井一本经营管理账、一台设备一本成本消耗账、一人一本挖潜增效账;实行了“成本曲线图”制度,每月进行一次效益盈亏对比分析,找出原因,制定对策,确保油井开发效益最大化。
作为一名青春激扬的石油人,艰苦的环境是成长的沃土,只有不断创业奉献、拼搏超越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王登辉工作中始终坚持的信条:干部就是要先干一步,关键时刻要冲得上,拿得下。面对油矿老井产量递减加快、新的产能不足等困难,王登辉不等不靠,吨油必争,分秒必抢,精心分析油藏特点,严细制定措施方案,及时做好与项目组、相关部门及兄弟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在面临急难险重任务时,他身先士卒,带领着突击队员,穿梭于各个井场,铺设管线,安装设备、抢上措施,随时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今年2月10日14时,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油矿南干线短路突然停电,如果管线发生冻堵,油井就不能正常生产。为了最大限度到减少风雪天气对产量造成的影响,王登辉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奔赴到现场,安排电工检查停电原因,指挥班站切换生产流程,组织抢险队员紧急收油。茫茫雪夜,狂风夹杂着雪粒,拍打在他的脸上,往他的脖子里灌。他和突击队员不顾连续奋战的疲劳,任凭冰雪在脸上、工衣上不断的融化、凝结。直到凌晨1时20分,抽油机全部开抽,王登辉穿着一身冻得像“盔甲”一样的工衣匆匆赶回家时,看到妻子一个人倒睡在沙发上等他,桌子上排放着蛋糕。这时,他才想起来,刚刚过去的一天是妻子的生日。
“既然选择了石油,我就会用青春和热血浇灌它,无怨无悔。”王登辉深情地说。他以执着的精神和过硬的素质赢得了组织和同事们的信任,2007获得采油二厂油水井分析大赛第二名,2008年、2009年被评为河南油田青年岗位能手、采油二厂青年标兵等荣誉称号。
谢玉文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