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1|回复: 0

15年光阴听它盛放的声音

发表于 2021-1-2 11:27: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嘀嗒嘀嗒,让时间倒回到2005年8月21日,那天,泉城义工初成立,146人种下了志愿服务的种子。
  15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变成了30万,他们是学者、医生、律师、大学生、公务员、私企员工、记者、主持人、下岗职工、离退休职工、社区居民等各行各业各界人员……时间模糊了他们的模样,但展我所长、尽我所能、倾我热情、回报社会的宣言依然清晰而嘹亮。跨越15年,让我们倾听它盛放的声音。

初心绽放的他们不为索取而来
  叮叮当当,是蒋宝峰修理家电的声音。
  2005年,泉城义工初创,他就成为其中的一员,利用自己维修家电的特长,让居民们一个个舍不得扔掉的旧家电重新活起来。那时,蒋宝峰是骑着自行车参加活动,但是泉城义工要在全市各社区跑,有时离他家太远,为了不耽误活动,他自己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如果有些旧家电现场修不好,他还会带回家去修,修好了再给居民送回来。而今,57岁的他依然活跃在泉城义工组织的各类活动里,有人拿着坏掉的吹风机来找他,专注维修的几分钟里好像施了魔法,接通电源,又能用了。他说,15年里,没想过名和利,想得最多的是“给予”。
  滴滴滴,是爱心出租车抵达的声音。
  泉城义工郑月那年21岁,还是山东交通学院在校生。冬日晚上11点多,郑月蜷缩在被窝里正要昏昏沉沉地睡去。突然手机铃声响起,把他从梦中惊醒。接通电话,原来是他们同学一直结对帮助的瘫痪女孩发烧了,希望郑月能来帮帮忙。女孩双腿残疾,父亲患病卧床,仅靠母亲一人没办法送她就医。放下电话,郑月立刻穿衣冲进了寒风……他和爱心司机把女孩送到医院,凌晨3点,他们又把她安全地送回了家。“紧急情况找到我,说明她信任我。‘泉城义工’不是一时的活动,而是一直要负的责任。”郑月说。
  被帮助的女孩叫钟倩,后来她也成了泉城义工的一员。虽然身体无法带她到更远的地方,她却用文字不断向人们传递着爱的能量。她还创办了“励志热线”,至今接听4000多人次,挽救了100多个鲜活的生命。

爱是永恒主题将微光汇成海洋
  轰轰,是泉城义工飞往成都的飞机声。
  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10天内,107名泉城义工进入灾区抗震救灾。刚从山东警察学院毕业的80后女孩张寅鹏也是其中之一。震后第5天,她和10名同学组成志愿者团队,坐上飞往成都的飞机。寻找汉旺废墟中的幸存者,搬运什邡救援物资,参与绵阳医疗救援,支援北川派出所……多个现场留下他们的足迹。
  “我来!我来!”是6万多名泉城义工在济南集结的声音,献血、义卖、捐款……个人的微光汇聚成海洋,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汶川提供强大的后方保障。
  “你们跟趵突泉一样美!”这是游客对趵突泉城市志愿者文明服务岗发出的由衷赞叹!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主会场设在济南,1000余名泉城义工志愿者承担起赛场之外的城市运行和社会服务,为游客提供向导、应急救助等服务。趵突泉城市志愿者文明服务岗就是这时设立的。如果那时你去过趵突泉,可能会见到一名老军医,她叫李爱萍,几乎每周日上午都要到这里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现在,她服务的地点挪到了大客厅泉城广场的爱心小屋。
  那一年,泉城义工用“展我所长、尽我所能、倾我热情、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圆满地完成了全运会志愿服务,受到了各方的称赞。

他们和城市共生将名片擦亮
  扎根于济南,泉城义工走的每一步,都与这个城市有着默契。
  “济南有个趵突泉,三股水咕嘟咕嘟往上蹿;黑虎泉的水真凉,三个老虎把身藏……”听,这是泉城义工高长禄和靖树华说快板的声音。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热爱本地文化和泉水的老济南。2013年首届泉水节,把泉水编成故事唱成歌曲,打着小鼓、唱着快板,宣传城市,更将爱泉、护泉、保泉说得头头是道。那年,3000余名泉城义工组成“泉水节志愿者服务团”,为泉水节提供咨询介绍、导引导乘、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那年,泉水节的欢声笑语里,是他们温柔而有力的保障。
  笃笃笃,是“啄木鸟”捉虫的声音。
  2017年是对济南别有意义的年份,为了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泉城义工用志愿服务点亮城市文明之光。齐亚珍带头参加创城系列活动,加入旅游啄木鸟,组织志愿者捡垃圾、清理地面口香糖、铲除小广告……“到后来,很多人自动加入我们的队伍,天一亮,自己带上工具就来了。”她说,那一年,头戴红帽子、身穿红马甲的泉城义工是泉城风光里,光彩夺目的一笔。
  呼拉拉,是济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旗帜,在济南报业大厦楼前迎风舒展的声音。
  2018年12月,济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济南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济南市志愿服务推进中心落户济南报业大厦,这支由媒体发起的志愿服务队伍成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窗口,每逢节假日,这里是个人和团体慕名而来的地方,泉城义工那些不为盛名而来,为城市发光发热的过往,总能赢得掌声和赞叹声一片。

与家国同频奔赴需要的地方
  铮铮琮琮,是湘西扶贫路上的吉他声。
  泉城义工彭元闯是湘西扶贫志愿者,这个来自济南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20岁帅小伙,带着他心爱的吉他跨越了1300多公里,在湘西州泸溪县为孩子们上起了音乐课,小朋友都是第一次见到吉他,音符和歌声为这里的孩子,种下了音乐的种子。
  2017年以来,泉城义工成立赴湘西州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团,从人才支援、消费扶贫、社会捐助、远程教育、建立济南湘西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联盟等多方面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投身济南市、湘西州扶贫协作,用工作成效助力湘西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19年1月,泉城义工联合济南时报、济南市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联盟、湘西柑橘办共同发起“情系湘西·爱心‘椪’撞——深山滞销椪柑义卖”活动,解决了当地燃眉之急。
  滴答滴答,是战疫志愿者王丁的汗水混合泪水落下的声音。
  2020年疫情发生后,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泉城义工总站和历下区文明办联合开展了“你点单,我服务”活动。得知历下区疾控中心急需驾驶员的消息后,泉城义工总站立即发出精准招募令。2月6日志愿服务招募令发出,2月7日完成专项体检,2月8日上岗。这支志愿服务队共有5名队员,他们为历下区疾控中心开展流调、采样等工作,提供24小时交通保障服务,与疾控人员一起共同守护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道关口。王丁是一名准90后,他是这次泉城义工疫情防控驾驶志愿服务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王丁家住王舍人,在疾控中心做志愿者期间,他每天早上7点出门的时候孩子们还在睡觉,晚上到家快11点了,孩子们又睡了,近3个月来,连续多日孩子们见不到爸爸是常态。从接到任务到完成任务,5名义工队员已经在历下疾控中心工作了83天。这些天,他们累计行驶1万多公里,完成近7000人次的核酸采样工作。
  ……
  他们是平凡个体,也是身边榜样。他们影响了这个城市一代人对文明的审美。15年,30万名泉城义工用志愿服务雕刻了一个群体的形象:它向弱者表达善意,向市民传递真诚,为城市贡献力量,为家国散发微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