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40|回复: 0

贵州省劳动模范李吉:地下隧道的“盾构工匠”

发表于 2021-1-3 11:04: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他戴着黑框眼镜,身材挺拔高大,说起话来文质彬彬,是个名副其实的“小鲜肉”;他工作上雷厉风行,常常满身油污不拘小节,是个地地道道的“工作狂”;他精于研究,认真严谨,朝气蓬勃的外表下散发着成熟的人格魅力。他就是李吉,1987年2月出生于重庆市江津县,现任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盾构事业部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匠技师,中铁五局三级专家,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盾构机械操作工)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33岁的李吉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作十年来,先后参加了沈阳、大连、郑州、南京和长沙等城市地铁盾构施工与现场管理工作。多次安全优质地完成了盾构机的拆机、调头、运输、组装、调试、掘进等工作。先后荣获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标兵、中国中铁劳动模范、中国中铁“十大专家型工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贵州工匠、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中铁五局“十大杰出青年”、贵阳市首席技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中铁典型人物、全国首届“盾构工匠”;编写的《软土地层盾构掘进厚浆同步压注施工工法》获评2014年度公路工程工法;编写的《盾构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频带压开仓换刀施工工法》,获评2019年度中铁五局三级工法。设计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配电柜》、《门式起重机的吊具》、《高精度低速大转矩螺母驱动进给装置》、《一种带有强制脱轨制动装置的电瓶车》、《一种防跳道轨枕》、《一种拆卸盾构机台车轮的工装》,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
  十年磨一剑,凭着勤学苦练、刻苦钻研、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他从一名普通的见习生成长为地铁盾构操作工匠技师。回顾成长历程,李吉除了感叹自己入对了行、赶上了好机遇外,与他 “认准的事就一定把它干好”这种不服输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常说,“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
  初入行业真学干的毛小子
  2009年7月,李吉带着满腔热血参加工作到了中铁五局。听说五局第一台盾构机即将在沈阳地铁2号线投入使用,他坚定不移地选择去沈阳地铁项目,立志要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城市地铁建设中去,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到沈阳地铁后,李吉见到了盾构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设备。在吃惊的同时,李吉心里也犯起了嘀咕,眼前的这个大块头这么复杂,自己在学校里面学的东西怕是一点儿都用不上,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心中直打退堂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盾构机的知识很多,涉及专业范围很广,初学者学习起来犹如看天书一般,可李吉却开始了他夜以继日的学习之路。当时盾构机是德国原装进口,所有机械、电气、液压图纸等资料都是英文版,他就挨个儿翻词典、查资料、问师傅,直到把问题彻底弄明白才罢休。
  工作时间一直在盾构机上,对盾构机的机身结构和每一个部件仔细了解,把平时在图纸上学到的东西对应到实物上,让自己对盾构机有了更准确的认识,进一步增加了自己实践锻炼的机会。
  只要盾构机一发生故障,李吉总是第一个跑到现场,学习师傅们是如何查找并排除故障的,即便是到了下班时间,只要故障问题没有解决,他坚决不下班,直到把故障排除为止。工作间隙,李吉把平时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处理过程详细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每天睡觉之前,无论多晚,他都会把一天的工作内容、盾构机方面的知识和心得体会归纳整理成电子文档保存起来,以供自己随时查阅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