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回复: 0

“燕京八绝”面临绝境:多数大师步入古稀 继承人匮乏

发表于 2021-1-4 11:22: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北京日报
      9月27日,正在访美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赠送景泰蓝制作的和平樽,使世人目光再次聚焦这一传统手艺。同样由景泰蓝制作的“奇花异草”、花丝镶嵌工艺制作的“繁花”国礼手包、精巧华丽的京绣“云肩翘摆凤尾裙”、巧用俏色的玉雕……首届“燕京八绝”作品展正在隆安寺展览,565件精品集中亮相,为北京市民带来了一场“京作”手工盛宴。
  “燕京八绝”即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其“萌芽于燕赵,奠基于辽金,繁荣于明清”。然而,眼下的“八绝”,“绝”字不单指技艺绝伦,它们的传承正面临绝境——多数工艺大师已步入古稀之年,青年继承人严重匮乏。
  为抢救这些濒临失传的老手艺,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从2012年开始,在本市三所技工院校相继开办并恢复了景泰蓝、花丝镶嵌、玉雕、雕漆、京绣等五个传统专业。9月开学,刚刚恢复了金漆镶嵌和宫毯两项工艺的专业人才培养,至此老北京的“燕京八绝”已恢复“七绝”。

创新 传统技艺在学校开课
  在隆安寺参展的565件作品中,除了46件大师作品,519件作品都出自三所技工学院的学生之手,涵盖了“燕京八绝”的全部工艺门类。
  这些在校学生都是2012年后陆续进校,第一年先上基础课,也就是真正接触工艺的时间只有两年,但不少参观的大师们看到学生们的作品都很吃惊:“他们两年学习的技术已经达到了我们当年六七年才能达到的水平。”
  过去是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人走艺衰”是这个行当的特点。学校办学的教学方式则是把传统技艺规范化、理论化,采取系统的教育来培养。“首先从基础开始教学,专业课设置中加入了琴棋书画的学习,来培养手工艺者的综合修养。而传统工艺也是一个门类的几大技法都要学习。”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李淑萍介绍,在招生方面,学校也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建立“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院、企院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同时在学校内建立“大师工作室”,让大师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工作,让学生在大师工作室里进行实训。
  比如,北京轻工技师学院玉雕设立了孟庆东大师工作室,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院玉雕设立了王希伟大师工作室;花丝镶嵌设立了袁长君大师工作室,雕漆设立了李志刚大师工作室。专门以制作京绣为主的“于静首席技师工作室”也办到了工贸技师学院内。
传承:开设京绣班最初是为郭培“玫瑰坊”
  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将京绣传统技艺与学院优势专业相结合,开设了服装设计与制作京绣专门化方向学制班,是全国唯一开设此专业的院校。然而,这个专化班最初却是为郭培的“玫瑰坊”培养刺绣人才。
  “当时郭培找到我,希望能专门开一个班培养刺绣人才。”学院轻工分院院长王剑白说,郭培高级定制服装的刺绣,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京绣的概念,因此定向班并没有去做真正的京绣,而是各种绣法都教。“当时京绣到底有多大的需求量,市场发展前景如何,我们都看不清。”直到去年开始筹备“燕京八绝”作品展,刺绣班的方向才定为京绣。
  在对京绣进行市场调研后王剑白发现,京绣几乎没有传人。最早的北京刺绣厂有10万工人,刺绣厂没了后,当时从事刺绣的人早已转行不干了。现在能说得出来的,非遗传人孙颖传承的是剧装,还不是真正意义的京绣。于静的工作室做“国礼”,披肩、手包等为主,还坚持着京绣的传统。“京绣只有与现代设计结合,通过这个载体去散发它的艺术魅力,通过现代设计为其注入新鲜血液,使其恢复自然造血功能,才能真正地传承技艺。”王剑白认为,这一方面,郭培应该是做得最好的,把京绣技艺用在服装设计上,是真正的创新和传承。
  定向班的方向定为京绣后,学院从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改变,开设基础绘画课、色彩课,还有国学、传统纹样鉴赏与设计、服装史、服装设计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后才是各种刺绣针法的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从绘画到配色,到刺绣样样精通。即使是刺绣针法,除了要学习京绣的“平金打籽”绣,还要会湘绣、苏绣、乱针绣,以及不同材料和图案的运用都要得心应手。王剑白说,“这才是传人的培养”。
  高级定制的发展和大众对个性化服装的需求增长,加速了京绣的复兴。北京定位为“时装之都”,留在北京的服装企业基本都是设计公司,不仅仅是郭培的“玫瑰坊”,包括东北虎,最近所有高定的服装都是以刺绣的方式来呈现,连“爱慕”内衣也出现了刺绣的高级定制。
  尽管需求很大,但是会干的人太少,因此现在很多刺绣的手工活,都是交给河北一些农村的家庭妇女来完成,这种只能算是机械绣,离真正的京绣还差得很远。“因为没有人干,所以人工很贵。”就拿高级定制服装来说,仅前襟这一块绣工就得一万元以上。
  工贸技师学院今年毕业的首批20名学生已全部去了郭培的“玫瑰坊”。收入从月薪七八千到过万。今年学院新招了20名新生,刚入校就已经有了去向,“郭培肯定要一部分,于静工作室也要留一部分,还有其他的企业都来要人,已经不够分了。”
  除了办学,学院还计划开设国际交流性质的京绣培训班,专门为外国友人、大使夫人等对京绣有兴趣的人士开设讲座,对王剑白来说,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也是一种传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