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年53岁的蔡保庄,是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工程建设公司朱仙庄矿建项目部加工队队长,近年来,他以工作岗位为阵地,带领着技改小组,勇当企业技术革新的助推器,先后完成重大技术革新项目3项,年创经济效益350余万元。他本人也多次获得工程建设公司秀共产党员、五好职工等荣誉称号。他所在的加工队连续多年被工程建设公司评为“创新示范岗”。
1993年12月份,对于刚刚走上机电队长岗位的蔡保庄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他所在的加工车间,一台老式棚梁压力机主台臂滑轮脱落,砸伤了正在加工棚梁的工友,那一次血的事故教训,萌发了蔡保庄对老式压力进行技术革新的决心。他经过反复观察,老式压力机不仅体积大、台臂高、钢丝绳易断裂、电机功耗大、功效慢和不安全等缺点。蔡保庄凭着10多年的机械维修经验,主动请缨,向单位申请了14000元研发经费,带领他的技改小组先从电机和液压千斤顶选型入手,白天挤出时间查阅电机和液压传动原理书籍、计算数据,休班时间走访相关车间厂房,经过反复研究计算,绘制出卧式压力机整体草图。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次实验由于电机选型的功率过小而以失败告终。蔡保庄一班人并没有气馁,经过近三个月的反复实验,终于研制成功了体积小、功效快、安全易操作的“台式压力加工机”,效率提高近3倍,同时满足了生产需要,一时成为公司各矿建单位效仿和学习的典型。
2008年,他带领的技改小组又将机制炮泥机改进作为目标。
根据厂家提供的图纸,他采用废旧喷浆机变速箱底盘为机体4千瓦电动机作为引擎,液压阀作传动,采用液压捣板送料,材料改装费仅用400多元,并且一次试验成功,占地面积仅1平方米,是市场炮泥机效率的2倍,实现了炮泥加工生产工序的标准化。
今年10月份,蔡保庄再次接到临时支护锚杆和霸王桩的技改任务,蔡保庄和他的技改小组,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采用圆钢和废旧螺纹钢取代锚杆,对支护材料首尾进行改进,研制出了新型的并可以反复使用的倒插式护山锚杆和霸王桩。
在鲜花和荣誉面前,蔡保庄并没有丝毫的满足和懈怠,
在他的带领和推动下,加工队技改小组将开启企业发展的新引擎,在助推项目部技术改进的发展道路上再立新功。
作 者:黄克南
通讯地址:安徽淮北市濉溪县工程建设公司宣传部
邮政编码:23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