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成都市正式下发文件,将在2012年实现城乡统一户籍,民众可自由迁徙,并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户口随居住地变动而变动。而且,农民进城后,其在农村的承包地、宅基地等仍将得到保留。据了解,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彻底消除隐藏在户籍背后的身份差异和基本权利不平等。 (据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
有评论认为,这是目前为止最彻底的户籍改革方案,户籍将回归管理人口信息的本来面目。农民两个字也将褪去长期固有的身份和阶层色彩,变成一种单纯的职业,是“身份”向“职业”的迁徙,更是由“身份”向“权利”的迁徙。成都户籍改革不仅完美地“保留”了农民在农村的权利,而且可以享有城市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这是“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的落实。
由于二元户口登记制度实施了几十年,其附加功能已经达到非常强大的程度,甚至已到了“户籍万能”的程度,这是这项户口政策的连锁效应。依附于户籍政策上的社会待遇、福利以及权利统统被固化,被媒体称为 “著名的制度反腐专家”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曾将一封2500字、名为《对二元户口体制及城乡二元制度进行违宪审查的建议书》寄给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他认为,“正是由于二元户口制度及其附加功能的不断强化,才导致农民在教育、医疗、社保、税费、金融甚至选举权等方面受到种种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很长时间以来,农民是低层身份的象征,是权利贫困的标签。改革开放政策下,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农民靠自己的努力改变 “身份”。他们 “洗脚进城”,其中有一小部分凭借个人的奋斗蝶变为“城市人”;还有一部分农民的孩子,“奋斗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更多的进城农民成为城市的边缘人沦为“蚁族”,蜗居在出租房内,甚至寄身在集装箱内,权利与尊严都蜷缩在城市角落中。只能唱着那首发人深思的 《春天里》——曾经的苦痛都随风而去/可我感觉却是那么悲伤/岁月留给我更深的迷惘……
户籍改革是《春天里》跳动的音符,传递着春的希望,萦绕着春的信心。被《春天里》所感动,更期待“春天里”的行动,冲破“户口篱笆”的行动,实现从“身份”向“权利”的迁徙。户籍改革要成为一个突破口,公民权利平等的突破口;成为一个新起点,构建和谐社会、公平社会的新起点。(王旭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