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羊城晚报
  上周本版专题对广东90后作家进行访谈,加上之前对其他省份90后作家的专访,以求勾勒出新生代作家的创作现状。在创作领域新人涌现之际,越来越多的年轻评论家也开始发声,在他们眼里,对于同龄人的创作又是如何评价的?
A 90后比80后视野更高更广阔
羊城晚报: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文学创作的“小时代”,在创作里会更注重个人的经验表达,可能更少去关心公共的东西。
杨庆祥:我不赞同创作小时代的看法。我觉得现在是写作的大时代。长远地看,这个时代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命题和素材,有许多重要的人物,只不过我们没有足够有力量的作品来写出它们。
羊城晚报:90后跟之前的80后在创作上会有什么传承关系?
杨庆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90后、80后面对的是共同的经验与历史语境,有很多相似的精神资源。所以他们会有一种传承,或者是有相似的地方。但我看过几位90后诗人的作品,我觉得他们的气象很大,他们的语言感觉极好,比80后的好很多。
羊城晚报:原因是什么?
杨庆祥:因为90后写作者的视野更高更广阔,接受的信息更多元,而且他们对世界的感觉可能会比我们要更敏感。或者是他们整个世代接受教育的程度,这个文学先期的经验学习都比我们强。90后是更面向世界的一代,或者说是在世界视野中长大的一代。80后要在快上大学时才开始接触网络。
羊城晚报:所以这跟90后天然地生长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有关系。
杨庆祥:时代对每个个体都会产生影响。90后一开始就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一个资源和信息共享的时代,所以他们肯定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羊城晚报:网络对于90后写作会带来哪些影响?
杨庆祥: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们现在很难界定哪一种写作更有效,我们也不能断定,再过100年或者200年以后,哪一种写作是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我只能说每个人都要忠于他自己,他必须忠于自己对这个时代的观察、判断与感受,然后把观感写到极致,这样他的作品才会更真实,更能够流传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