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1-8 15:10:43
|
查看全部
联结紧 收入稳
2019年,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加到9808元,5年间年均增幅达30.2%
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各地加快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目前,贫困地区累计培育引进各类企业6.76万家、发展农民合作社71.9万家、发展家庭农场超过15万家,脱贫主导产业基本实现了龙头带动。
“订单又来啦,抓紧采摘喽!”江西万安县高陂镇的绿丰果业园里,符竹村脱贫户陈斌在采摘成熟的金沙柚。这两年,绿丰果业合作社落户符竹村。绿丰果业合作社理事长邓兰云说,合作社示范带动贫困户抱团种柚子,生产技术统一培训、生产物资统一采购、商标包装统一打造、生产产品统一销售。
陈斌在合作社打工,边学技术边种果,去年底一算账,收入10多万元。合作社带动产品提质增效,果子价格不断上涨。目前,合作社已建立以井冈蜜柚为主导的林果基地5000余亩,带动高陂镇15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从全国看,“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带贫模式不断完善,通过订单生产、就地务工、股份合作等方式,把贫困户嵌入扶贫产业链条。72%的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增收效果显著。数据显示,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达到30.2%。
“种得好,也要卖得好;东西好,更要勤吆喝!”一根网线连接,党参、羊肚菌、土蜂蜜这些特色农产品,从甘肃礼县沙金乡红砖村的田间,直通全国各地的餐桌。一个丰收季,网上销售额就超过20万元。
“俺家2700多斤大蒜摆上了超市货架,卖上了好价钱。”看着仓库里的“蒜山”越来越小,河南杞县湖岗乡五岔口村贫困户李安生心里踏实了。驻村工作队牵线搭桥,在市县超市内设置贫困户农副产品销售专区,每天来往村里收蔬菜、鸡鸭、蛋类的货车接连不断。
线上线下齐发力,产销对接解难题。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强化创新产销对接形式,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前三季度,农产品线上销售保持两位数增长。目前中西部22个省份共认定13.6万个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2276.65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