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7|回复: 0

深化“放管服”改革不容打折

发表于 2021-1-9 20:14: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人民网
       “有单位要引进高层次人才,来来回回需要盖9个章!”
                 
       尽管各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幅压缩各类行政审批,然而,一些基层单位和市场主体反映,目前仍存在“三放三不放”现象。少数部门、地方放管服做虚文章、设隐门槛、造中梗阻,不同程度影响“放”的成效。
                 
       “三放三不放”具体是什么?
                 
       一是“虚放实不放”。一些部门放的不是“责大利小”的事项,就是多年不办、无关紧要、不具备普遍性的事项。而与所涉部门利益攸关的事项,例如经济资源审批等,往往出于“多重考虑”紧抓不放。
                 
       二是“明放暗不放”。一些政策文件中明确“放”,某些地方却制定“土政策”,造成“隐性门槛”。存在“名为备案、实为审批”“新瓶装旧酒”等现实问题,要办事就得先盖多个章。
                 
       三是“此放彼不放”。一些事项涉及多个部门,甲部门放、乙部门不放,或者一个部门放得快、另一个部门放得慢,放权力度不同,审批流程各异,甚至产生扯皮,令社会单位和办事群众无所适从。
                 
       显然,“三放三不放”暴露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某些地方放的事项看似不少,却有“凑数”之嫌,未能真正惠及创业等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简政放权在个别地方遭遇“表里不一”,一些好政策、好措施没能有效落实。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旨在除去束缚在市场主体身上的“无形枷锁”,剥离错位于行政身上的“有形之手”,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激发社会创造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相关工作必须扎实推进,来不得“表面文章”。
                 
       地方管理者还要厘清部门利益和公共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要求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对地方各部门来说,当着眼大局、立足长远,放权不能“避重就轻”,更不能“阳奉阴违”。
                 
       审时度势同样重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住市场主体才能保住中国经济的源头活水,保住小微企业才能保住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正因为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持续改善营商环境、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2020年我国实现新设市场主体2000多万户,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力度,放出活力,管出公平公正,服出效率。这既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也是应对严峻复杂形势、促进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举措。
                 
       “放水养鱼”离不开“放管服”改革。以“放”促“养”,让市场主体这条“鱼”茁壮成长,在汹涌变幻的世界大潮中乘风破浪。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容打折。(蒋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