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32|回复: 0

高瞻远瞩!毛泽东对三峡工程的主要顾虑竟然是这

发表于 2010-11-21 21:34: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毛泽东为了三峡工程和长江水利建设问题先后6次召见林一山。对三峡工程的考虑,他逐步地深入和细致,提出了很多关键性问题:一是如何解决泥沙淤积;二是投资国力能不能承受;三是怎样解决防空炸问题,同时要考虑防原子弹的问题。


  毛泽东对我国水利水电建设极为关注,他从战略的高度,对长江的防洪、水资源综合利用、南水北调等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2}有一架望远镜跟随着毛泽东多次视察长江,是毛泽东重视水利水电工作的重要见证。


  这架望远镜是1944年美军延安观察组送给毛泽东的礼物。但望远镜是在哪种情况下,由观察组的何人所送,至今仍无资料佐证。望远镜为双筒,黑色铁质,外包一层黑皮,大管直径4.5厘米,镜孔直径3.2厘米,左筒上部有白色“BINOCULAR M36×30”字样,右上筒则有白色“WEASTING HOUSE 1943 H.M.R”字样。很显然,这是美军当时最新式的望远镜。胡宗南部进攻延安时,毛泽东率中共中央主动撤退,随身带着的物品中就有这个望远镜。在陕北广袤的黄土高原上,面对尾追不舍的国民党军队,毛泽东镇定自若,沉着应战,终于反败为胜。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工作人员为毛泽东添置了几个新望远镜。然而毛泽东仍然不忘过去生死与共的“老朋友”,他带着这个望远镜到全国各地视察。1958年,毛泽东为治理长江三峡、规划长江重大决策进行实地考察,又带上了这架望远镜。3月29日凌晨1点多钟,毛泽东健步登上了“江峡轮”,他被安排坐在三楼船尾。“江峡轮”经过一天一夜紧张航行后进入三峡。这天刚吃过早饭,毛泽东身着睡衣来到驾驶室,他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两岸的地形。航行途中,船差点撞上江中心一块大石头,惊险过后,毛泽东拿起望远镜专注地回头去看,他问船长:“这石头能不能炸掉?”船长立刻回答:“能炸。解放后已经炸了不少了,今后还应炸。”


  毛泽东继续问道:“有些地方航道仍然很不好,在三峡修一个大水闸,又发电又便利航运,还可以防洪、灌溉,你们赞成吗?”船长爽快地回答:“我太赞成了,修了水闸,航行就更加方便了。”


  船经过三峡大坝坝址时,航速减慢。毛泽东来到甲板上,拿起望远镜对着将要修建坝址的方向看了又看,直到船驶出很远,他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着。


  长江三峡问题,要从荆江分洪工程说起。1949年夏,荆江——长江流经湖北枝城到湖南附近的城陵矶一段,险情频发。无数的生命和财产被洪水无情吞没,毛泽东下定了治理荆江的决心。1950年2月,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提出兴建荆江分洪工程的计划,国庆期间,毛泽东听了汇报。


对于荆江分洪工程,湖北持积极态度,湖南却有顾虑。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说,荆江分洪区等于在洞庭湖上顶了一盆水,万一溃口就要水淹湖南,搞得不好湖南出了力等于自己淹自己。毛泽东亲自过问后,各方面终于达成肯定的一致意见。毛泽东亲自审查设计书,并立即批准兴建该工程。1952年4月5日工程全面开工后,他还专门题词:“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


  周恩来请示毛泽东后,从部队抽调了6万人参加分洪工程。原计划100天完工的工程,结果75天完成。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极大鼓舞了毛泽东的信心,也肯定了分洪工程的可实施性。

对于三峡问题,毛泽东非常慎重。1958年1月,他亲自主持南宁工作会议,期间有几天时间就专门研究三峡工程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主张先修三峡工程的林一山,和主张先开发长江支流不宜先修三峡工程的李锐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毛泽东让他们各写一篇汇报材料。


  林一山先汇报,他说三峡工程的报价是72亿元,毛泽东对以前的汇报记得非常清楚,马上反问怎么少了,过去不是提160亿元吗?林一山解释说经过科研突破可以省下一些。李锐的报告只用了半个小时,非常简单,但问题谈得很清楚。毛泽东听完报告后同意了李锐的观点,认为三峡工程目前搞不起来。在他的主持下,中央通过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决议》,指出: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方面考虑,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但是最后下决心确定修建及何时开工,要待各个重要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才能作出决定。现在采取积极准备进行各项有关的工作。
从1953年2月乘“长江舰”视察到1958年1月南宁会议不到5年时间,毛泽东为了三峡工程和长江水利建设问题先后6次召见林一山。对三峡工程的考虑,他逐步地深入和细致,提出了很多关键性问题:一是如何解决泥沙淤积;二是投资国力能不能承受;三是怎样解决防空炸问题,同时要考虑防原子弹的问题。


  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毛泽东的脑海中。1958年夏,毛泽东又请林一山到武汉专门汇报长江的泥沙问题,也就是三峡水库的寿命问题。林一山汇报说,长江的含沙量远比黄河的少,相对量少,但绝对量还很大。根据计算,三峡入库泥沙,每年约5亿吨。假定三峡以上不修其他水库的话,三峡水库使用寿命可达400年,至少也可达200年。

新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