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53|回复: 0

驻村扶贫工作队年前“走亲戚”

发表于 2021-1-9 22:52: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你不晕车吧?”得到确切回答后,吉首大学曾经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朱福军,和记者上了车。
  山高,路险,翻越矮寨盘山公路,穿过仅容一车通过的大兴寨屋场,再爬上吉首海拔最高的莲台山,吉首大学的扶贫点——湖南省吉首市矮寨镇联团村,就到了。
  联团村是纯苗族村,全村82户人家散落在海拔600多米的山头,云雾缭绕,难怪吉首大学的学生们,把到这的支教命名为“云上学堂”。
  山顶上,居然出现了一座颇具民族风情的三层小楼。“扶贫队帮我们建的,花了400多万元呢。”迎上来的村支书石兴旺说,他热情地领着记者楼上楼下参观:爱心书屋、超市、政务大厅,电脑、沙发,甚至还有十几架苗鼓,“都是吉首大学扶贫队送的,可是这新房子他们自己一天都没住过”。
  联团村是吉首大学的上一个扶贫点,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朱福军和吴鸿俊、胡罡被派到这个村扶贫。
  “就住在这里,你来看看。”朱福军像回自己家一样,熟门熟路地领着记者串门,走到老支书石光生家时,老支书正拎着用稻草捆扎的两块豆腐往家走,“朱队长住的屋”。记者走进右边一间约8平方米的房子,一股霉味,一床一桌,这就是朱福军当时住了3年的地方,楼上的房间稍大,住了2人。
  在联团村3年,生活条件差对朱福军们来说,真不是个事儿,难的是工作。联团村是深度贫困村,2014年贫困发生率高达85%,高出全州56个百分点。到村子里的第一天,朱福军和同伴们将村里走了个遍,包括200余亩山地、300余亩梯田。
  “最重要的是修好路。”村民们说出了自己几辈子的愿望,此前村里是全市唯一不通公路的地方。没想到修路这么难,报项目、跑资金、搞设计、组队伍,终于,历时70天、耗资500余万元、全长5.5公里的水泥路修好了,村民们高兴得甚至有人哭了。
  “我没读多少书不太会说话,但是真的太感谢他们了。”村民石光富专门从城里赶回来,村子小又偏远,连个小学都没有,但在吉首大学扶贫队和“云上学堂”的帮助下,他5个孩子有2个考上了大学——开全村先河,另外3个孩子分别在读高中和初中。他说,再加上他们夫妻俩打工,负担再重,咬咬牙也能扛过去。同行的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李洪雄立即拨通电话,找人资助石光富在吉首市一中读书的儿子。
  “9次组织我们到外面学习考察。”69岁的石光生说。村秘书石成强则拿了一份材料,上面清楚地写着:整合各类资金2800余万元,成立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0%多的农户参加,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1400余元增加到2018年1万元以上;5次组织大学生们来办“云上学堂”,上课90多天,村里出了5名大学生;还有修路、栽树、砌墙,异地搬迁,办农民夜校,搞技术培训,每家每户的厕所新建改建,村民们都没花一分钱。
  “他们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干部,他们走的时候我都哭了。”石光生说着说着,眼圈又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