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8|回复: 0

终结“老赖培训班”的“灰色生意”

发表于 2021-1-12 05:34: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据1月10日中新社报道,某短视频平台日前发布公告,宣布将对平台内发布“付费学习反催收”等高危金融广告的内容开展进一步专项打击。据悉,该平台自去年6月启动“付费反催收内容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已累计处置违规账号1989个,其中永久封禁账号559个。
  催收由来已久,一些人借贷逾期未还,渐渐衍生出催收行为。有催收的手段就难免有反催收的套路,如今,一些从事催收行为的人也学会适时转换角色,把催收和反催收业务做得如鱼得水。比如,在一些短视频平台,有的用户发布视频教人如何反催收、停息挂账等,并收取费用提供咨询指导服务;有的通过售卖课程、入会提供教学、提供信用卡工具等手段来盈利。这被称为“老赖培训班”,像网络上一些非法PUA(精神控制)、“骗子训练营”等一样,都是对法治的挑衅。
  讽刺而吊诡的是,同样是这群人,当催收中介时不惜采用违法违规甚至暴力手段,比如短信电话狂轰滥炸、泄露欠款人个人隐私、上门泼粪等,而摇身一变实施反催收行为时,又无所不用其极地教人如何当老赖,甚至引导他人私下交易、实施诈骗,有的反催收群体还会借着帮欠款人“维权”的名义,对金融机构敲诈勒索。
  不管是非法催收,还是非法反催收,都是在恶意扰乱金融秩序——非法催收可能侵犯欠款人的合法权益,对其身心造成严重影响;非法反催收显然不是对非法催收的“拨乱反正”,而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欠款人当老赖,降低了老赖的失信成本,侵犯了债权人的正当权益。
  非法催收和非法反催收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都是非法存在的,也都堪称法治社会的“毒瘤”。相关人员及其行为在一些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灰色生意链”,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金融秩序,亟待予以遏制。网络不能成为“老赖培训班”等灰色产业的“活鱼之水”,而应该是“拦鱼之网”。要遏制反催收等违规行为,平台须尽好管理之职,在及时发现违规账户及内容、采取删除作品或封禁账号等措施上,不断加码升级。
  同时,监管部门除了监督平台日常运营之外,也应对非法催收、非法反催收等违法行为有所应对,依法打击。公众也要增强防范意识、维权意识、法律意识,别被所谓有针对性地培训忽悠“入坑”,破财又违法。
  各方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才能铲除“老赖培训班”生存发展的土壤,切除非法催收、非法反催收等“毒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