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54|回复: 0

关爱农民工 多搞活动 研究农民工 多出成果

发表于 2021-1-12 17:52: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南方日报讯 农民工博物馆节前开馆后,受到了农民工朋友热捧的同时,也吸引了历史文化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馆长李景维建议,农民工博物馆可以多举办农民工主题活动,吸引农民工兄弟广泛参与,同时理顺管理体制,保障经费投入;广州市社科院专家邢照华建言,农博馆应一方面做好农民工史料与文物收藏展示,一方面搭建学术研究平台,开展农民工问题研究,推动政府解决农民工实际问题。此外,还应争取社会民间力量的支持。
  主题活动多多益善
  农民工博物馆于9月29日开馆,国庆期间受到了农民工朋友的热捧。前来参观者既有广州的农民工,还有来自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农民工朋友。
  获悉农民工博物馆开馆运营良好,李景维很是高兴。
  “广东作为农民工发源地,在省会广州建成农民工博物馆,铭记农民工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历史贡献,社会意义重大。”李景维说。
  李景维建议,博物馆可以经常性地开展农民工主题活动,吸引农民工兄弟广泛参与。“我们搞的劳务工讲堂,一年开展12期,内容有事迹报告、劳动维权、职业辅导、心理疏导等等,作报告的有专家、律师、官员、创业人士,深受大家欢迎。每年初,我们就已制定好讲堂计划,并及早告知工厂企业,号召农民工参与。”
  据记者了解,农民工博物馆筹建期主要由市人社局、市文广新局与白云区三方参与。但建成后农民工博物馆由谁主管,目前尚未形成最终方案。不少专家表示,设置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对于博物馆日后的良性发展尤为关键。
  此外,博物馆还可以争取社会民间力量的支持。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就建立起一支数十人的义工队伍,有8名义务讲解员轮班工作。民办性质的北京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则直接从一些社会组织那里获得经费支持。
  重视农民工问题研究
  广州市社科院专家邢照华参与了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和农民工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对农民工题材的博物馆十分关注。
  谈到农民工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定位,他认为至少有三个方向:农民工史料与文物的收藏展示,农民工文化与事迹的宣传教育和农民工问题研究。
  “前两个方向,很容易想到,但随着藏品的进一步丰富及整理,依托博物馆平台开展农民工学术理论研究的时机更要把握住。”邢照华说。据悉,截至8月底,农民工博物馆展品征集办共征得展品31406件,其中实物类11000多件,文件、相片、影视类19000多件,其中不乏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
  他认为,就农民工问题研究,其他博物馆的针对性不强,农民工博物馆藏品极具针对性,真实性相当高,甚至可以接触到相关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极具说服力,推出的学术成果站得住脚。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打工作家张煌新曾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劳务工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这其中包括打工文学逐渐得到主流文学界的关注,一大批反映劳务工生活的艺术作品得以面世。“但从更高层次看,针对农民工历史、农民工问题展开理论探讨的力度还不够,应该组织专家学者加大研究力度,使农民工文化内涵的表达更准确、更有深度。”
  邢照华表示,博物馆各业务部门工作,包括征集考古、收藏保管、陈列展览以及宣传教育等,都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以他曾供职的广州博物馆为例,全馆有一支实力强大的科研队伍,其中研究员两名、副研究员7名,以前还曾设立专门的研究部,博物馆每年都会推出一批较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