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27|回复: 2

教育惩戒如何有“温”又有“度”

发表于 2021-1-12 22:23: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最新出台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将于3月1日起实施,明确学校、教师可以依法依规对学生实施惩戒教育。围绕教育惩戒,社会上又掀起了新一轮热议。
  教师有了惩戒权,如何用好?家长不能过度干涉惩戒,又该如何理性参与?再因惩戒引发师生矛盾、家校冲突,学校又该怎样应对?不同人士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显态度——
  戒尺不是烫手山芋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规则》起草,共收到来自社会的6400余条具体修改意见,其中持支持态度的超过八成。从调查数据来看,基层校长、教师普遍希望国家明确惩戒规则,大多数家长也对此表示支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有的学生犯错误挨点批评就受不了,其实是责任意识淡薄、抗挫折能力差的表现。要教育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这方面都严重缺失。”
  目前的校园生态并不利于教师对学生惩戒,教师惩戒学生容易造成师生冲突、家校矛盾。这导致部分教师担心惩戒学生会给自己惹麻烦,不敢轻易对学生采取惩戒手段,能少管则少管。“原来教师对学生犯错后的批评、教育非常棘手,现在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规则》规定,从客观实际出发,对犯错学生作出相应的批评或惩戒,有利于强化教育效果。”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校长谢学宁说。
  “教师放心施教,教育才会美好。教育惩戒权真正落地,要通过保护和免责机制让教师有底气,不能让手中的戒尺变成烫手山芋。”山东省烟台市教育局政策研究室主任李纪超说,“基层部门应进一步健全完善教师教育管理相关细则和程序规定,建立完备的教师管理争议处理及救济程序。凡是在法定权限内的教育行为,应当旗帜鲜明依法保护,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的水平,进而构建教师正确行使教育管理权力的空间、氛围和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2 23:14:52 | 查看全部
有温度有吸引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3 05:40:5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