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00|回复: 0

贵州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做足搬迁“后半篇文章”

发表于 2021-1-13 19:42: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为扎实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开展“四项活动一个计划”,切实为安置点群众排忧解难,贴心服务好安置点群众,让其尽快融入新生活,增强自身获得感、安全感、认同感、归属感。
  开展文化先行活动,促进新市民多民族大融合大发展。据了解,义龙新区木陇街道共有搬迁群众45207人,其中苗族11270人,布依族16899人,占总人口的62.3%。为做好新市民居住区内民族团结和民风民俗活动工作,促进民族融合,推动新市民快融入,木陇街道工作人员利用“三月三”“端午节”“六月六”等节日契机,开展文化活动18场次,表彰“文明家庭”24户,丰富新市民业余生活的同时,提升新市民精神文化质量。
  开展关心关爱困难群体活动,健全“613899”群体关爱体系。为解决新市民留守儿童放学后无人看管的实际问题,义龙新区工会在各新市民小区采取独立开班、社区+学校联合开班的方式,组建4个“爱心托管中心”,接收留守新市民学生300余名。“自从开了爱心托管班,我们家长都放心很多,以前又忙又不会辅导,现在有爱心托管部的老师教学,孩子的学习都不用操心。”新市民李永英说道。
  与此同时,义龙新区工会还组织人员到社区开展留守儿童走访、留守儿童读书等活动,在“六一”儿童节组织88名新市民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组织70余名新市民儿童参加假期儿童主题教育“少年成长营”活动,主要涉及儿童假期课业辅导、卫生健康知识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安全常识小组活动等,不断丰富新市民儿童的课余生活,不断完善对社区儿童的关爱体系。
  此外,义龙新区工会还建立困难妇女台账,由社区干部和楼长每月到户开展关心关爱活动,做好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工作,据了解,2020年共接访家庭暴力事件6件,调解完成6件,调解率达100%,有效提高新市民妇女的维权意识,促进家庭和谐。同时,还开展了以工青妇为主的政策理论宣讲活动8场次,受益群众900余人;开展妇女“两癌”筛查4次,受惠新市民达238人。
  “老年活动室也是我们的一大亮点之一,我们有专人负责引导新市民老人到社区集中活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常常组织社区老年人参加广场舞活动,截至目前已有近200人参加,使“夕阳红”队伍在新家园里重新找到归属感,让他们退出繁重的工作和农业生产后生活重新开辟一条新的“健康路”。
  开展预防提醒教育活动,提升新市民抵制不良诱惑鉴别力。为让社区新市民达到自觉抵制毒品,抵制不良诱惑的目的,义龙新区工会组织社区200余名群众到禁毒教育基地参观,通过认识毒品,从而了解毒品的危害。此外,利用小区大屏幕,滚动播放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片、禁毒教育宣传片、消防逃生宣传片、疫情防控宣传片等,不断增强新市民安全意识和预防安全事故的能力,积极共建和谐安全美丽小区。
  开展社会治理大家行活动,推动新市民社区文明、环保、绿色发展。义龙新区总工会将社区常务干部和“五老”人员培养为社区综合治理积极分子,发动他们在小区内开展文明行为引导,环境卫生治理等工作,再吸收一批年轻人和老年人加入社区治理队伍,不断壮大和完善群众参与自治的能力和水平。
  “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搬到这儿来,就应该脱胎换骨,讲文明、懂礼貌、爱护环境,我认为这些事不需要谁强迫来做,应该是发自内心要改变的。”今年56岁的肖仁贵是“积极分子”之一,他说,自己作为社区的一名综合治理积极分子,应该树立榜样,劝导大家一起共同蜕变。
  据了解,在工会的引领下,社区还积极开展安全巡防、小区用火用电知识宣传、小区私拉电线充电行为等工作,增强新市民主人翁意识,强化“社区治理靠大家”的思想,不断推进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常态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