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河南工人日报》报道,继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洛阳经验”后,新年伊始,洛阳市又有大动作。1月12日,洛阳市召开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协调小组第二次会议,会上发布了一项项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亮点举措,为“洛阳经验”升级。
2021年,洛阳市将以落实“河洛党建计划”为抓手,切实提高新发展党员中工人党员比例。以落实《洛阳市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纲要》为契机,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和职工艺术团等职工阵地,讴歌产业工人队伍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出台实际举措,畅通产业工人参政渠道,逐步提高产业工人在党代会、人代会、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中的比例。创新面向产业工人的工会工作,最大限度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产业工人组织到工会中来。
健全完善产业工人队伍技能培育体系。洛阳市计划年度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5万人次以上。完善技能评价方式,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试点,支持企业依托已有的职业技能鉴定所站、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劳模、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组织开展评价工作;鼓励备案企业申请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为其他中小企业和社会人员提供人才评价服务;倡导企业为院校学生提供人才评价服务,引导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
不断畅通产业工人发展成才通道。推动企业职工技术培训学习平台、交流平台的互通互用,落实职工职业技能鉴定和等级认证制度;督促企业把职工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工资晋级、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衔接,推动把职业技能竞赛作为评定职工技能等级、成才发展的重要渠道。加强疫情防控形势下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广泛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切实做好城镇困难职工和再就业职工的就业培训工作;巩固拓展劳模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动员和支持企业家劳模在乡村投资办企业,优先吸纳就业困难劳动力,组织劳动力集体外出务工就业。完善以政府奖励为导向、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技能人才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激励形式。
积极拓展产业工人队伍建功立业平台。洛阳市将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为抓手,开展各类技能竞赛和争先活动。广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计划年度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工种不少于60个、培育“河洛工匠”后备人才不少于300人;拓展“洛阳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人才集聚、创新集智、技能传承和示范带动功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21年,计划选树“河洛大工匠”10名、“河洛工匠”70名以上。
始终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鼓励企业建立补助性津贴制度,促进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长期稳定提高;加强工资平等协商、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等机制建设,推进行业集体协商,健全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的分配制度。今年,洛阳市总工会将组织50名艰苦岗位一线职工和150名市级劳模疗休养;年内拟依托“工匠学院”举办3~4期高技能人才研修班,新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70家以上,命名洛阳市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家、打造提升5家;制定《洛阳市总工会劳模特殊困难帮扶救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困难劳模救助的对象、标准和程序,提高救助标准,保障劳模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