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2|回复: 0

威远救援该记住经验而非“功劳”

发表于 2010-11-23 07:39: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四川威远煤矿透水事故29名被困井下的矿工已经全部被救出。据媒体消息,矿里被困人员含两名副矿长。

  不能忘记,今年10月13日,智利矿难33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的消息曾经让多少人泪湿衣襟。在为智利人创造的奇迹欢呼的同时,毫无疑问,我们更多对国内矿井工作环境的担忧和对加强矿工生命安全保障的向往。今天,短短不过一个多月,四川威远煤矿透水事故,29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如果这个时候你不感到欣慰,那岂非太过绝情?

  当然,每起煤矿安全事故的起因各不相同,严重程度各异。也许威远煤矿透水事故的严重性与智利矿难无法简单比较,但一个不容否定的基本事实是,29名矿工被困,26小时全部获救,这个人数和这个成功救援的时间已经改写了近年来我国矿井事故救援的历史,创造了新的纪录。所以,2010年11月22日,四川威远煤矿透水事故的成功救援应该被永远记住。

  记住这次事故,重要的是记住救援成功的经验。尽管,救援才刚刚结束,很多细节还不为人们所完全了解。但是从现有的资料中,至少我们可以看到,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在这里已经得到落实;事故发生以后,应急抢险预案立即启动,现场施救、医疗救护、善后处置等多个工作组迅速成立并投入工作;在第一时间取得了与被困矿工的联系后,牛奶、面包等食品通过人工游泳的方式被及时送给被困矿工……也许,这些未必是成功救援的决定因素,但至少,它们成为了保证成功救援的因素和环节之一。

  记住这次事故,更是为了将成功救援的“奇迹”更大范围地复制。放眼过去,多少矿工的生命因为矿难骤然停止,多少家庭因此支离破碎。矿难祸灾,已成为国人心头永远的伤痛。面对沉重的过去,我们自然无法满足于今天的一次成功。成功的经验需要珍惜,事故的责任更需要追究。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复制经验,并切实运用到其他矿井的安全管理之中,唯有如此,次此成功的救援才不会成为无奈的孤例。

  记住这次成功的救援,不是为了庆功、为了表彰。即使确实需要表彰,也必须坚持一个基本认知,那是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救援经验的传播,而不是其他。保障矿工生命安全,本来就是地方政府和生产企业对工人应尽的职责。记住这次事故的成功救援,归根结底,是为了保障让每位矿工,乃至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够始终体面而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刘楚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