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回复: 0

从“小白”到顶流,他们C位出道的秘籍在这

发表于 2021-1-14 20:22: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2001年,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冯新源回到老家,在当地龙头企业——江门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做学徒。当时每台印刷机由机长、副机长、学徒三人一同操作。一般来说,从学徒升到机长至少需要两年时间,但好强的冯新源定下了一个目标:一年内当上机长。
  为了尽快达成目标,冯新源整天待在车间里,一遍遍地观察、学习和操作印刷机,同时虚心向师傅请教。9个月后,20岁的冯新源如愿当上机长。此时他已熟练掌握了色彩校对、机器灵活操作使用等技术要领,成为公司最年轻的技术工。
  和冯新源相似,同是全国劳模的唐志喜起点也不高,但他们都努力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1997年,唐志喜从陕西老家南下打工,腿有残疾的他进入位于中山的广东玫瑰岛卫浴有限公司做杂工。唐志喜很珍惜这份工作,他发现杂工的作业区域没有局限性,可以到任何岗位去看、去学。他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学习模具设计。每天,他完成杂工工作后,都会去模具房帮模具师傅做杂活,一些熟络的师傅就会教他技术。
 唐志喜向记者介绍自己新设计的卫浴产品   段松连/摄
  就这样,唐志喜一边做杂工一边偷师学模具技术。一年多后,正逢公司招聘模具师傅,他主动申请应聘。从实物翻模到电脑制图,他独立制作的底盆模具获得公司质量检测团队的一致通过。这名陕西汉子用自己的辛勤与努力,迈出了事业的一大步。
  以谦卑之心,做最刻苦用功的学徒,省劳模,汕头80后纪洁虹也是如此。
  2010年7月,刚从大学毕业的纪洁虹入职华能汕头海门发电公司,被分配到检修部炉控班生产一线。由学生转变为生产技术人员,要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过渡到实际工作中,一开始比较难入手。幸好,电厂历来都有师带徒的传统,刚入职的纪洁虹由班长亲自带着手把手传授经验。
  作为炉控班组里少有的几个女工之一,纪洁虹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她经常跟着班组到检修现场,撸起袖子说干就干。每次检修过后的“复盘”总结让她受益匪浅,共同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更使她爱上了这份工作。
  在2020年茂名的17位省劳模和省先进工作者中,来自产业工人队伍的茂名港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技术主管孙星出生于1993年,是“年纪最小的劳模”。
  2017年,孙星通过校园招聘入职茂名港集团,成为水路危险货物运输操作工。年轻、稚嫩,是孙星给老师傅们的第一印象,他们觉得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比较娇嫩、吃不了苦,要带这样的徒弟,心里多少有点不情愿。
  然而,孙星很快就用实际行动改变了老师傅的看法。他像牛皮糖似的跟着师傅学软管对接、检维修作业、安全检查……仅3个月,他便可独立完成全部流程的操作。而一般来说,从刚入行的“小白”到独立操作,需要两年时间。
 孙星正在进行LPG储罐仪表检维修作业  单位供图
  2018年11月,孙星作为茂名代表队队长参加了中国技能大赛——交通运输行业水路危险货物运输员技能竞赛,为茂名市争得广东省竞赛团体第二名,为茂名港集团争得“中国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他个人夺得“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现在,师傅们在集团库区逢人便骄傲地介绍:“这是我带过的徒弟,茂名港集团的小孙,孙星!”
  做最专注的工匠
  才能不断结出创新之果
  1月4日,广东清远蒙娜丽莎建陶有限公司釉料车间,雷万兵和工友们正在对釉料进行试验监控,以确保釉浆的陈腐、细度控制、流速、比重都在工艺指标内。
  2020年度广东省劳动模范、韶关畲族青年雷万兵是个名副其实的创新达人。2007年,只有初中学历的雷万兵进入广东蒙娜丽莎集团,13年来,他从一线花釉工成长为负责清远生产基地整个釉料加工生产的大班长,工作中不时迸发出的小革新、小创造是重要推动力。
雷万兵(左一)在车间与工友交流工作  许接英/摄
  雷万兵经过研究实践,调整釉料生产球磨的颗粒及配比,使每个球磨效率提高了15%以上,用电成本减少了10%以上。针对产品多、转换频繁的特点和难点,他细化车间内部管理,掌握各类釉料的特性及关键变化节点,日常生产中坚持做到三个到位:“产前检测合格试验到位,产中跟踪管理到位,产后总结到位”,保证了生产质量的稳定。2019年他负责管理的釉浆质量合格率超过99.9%以上,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回顾自己从普通学徒到担任企业首席技师历程中的每个重要节点,冯新源发现,多年来他追求印刷技术创新是关键。
  2016年,因市场发展需求,冯新源所在的公司开始投入使用新型水油上光印刷。然而,由于初时未能掌握新物料特性和生产方式,产能低,质量不稳定。为此,冯新源反复多次测试、分析数据,有效地稳定了新型水油上光质量及提升印刷效率,使机台产能由30%提升到95%。
工作中的冯新源(右)  冯彦敏/摄
  这些年来,冯新源领衔牵引雅图仕公司在生产技术、工艺改良、物料改良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生产技术体系。每一次的创新背后,是一次次失败尝试后的坚持。“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坚持去挑战创新,继续追求。”在冯新源看来,作为企业技术人员,就要将工匠精神刻入身体里,融入工作中,耐心、坚持、精益求精。
  对唐志喜而言,创新的理念也贯穿着他的职业始终。2005年,他带领工友开启石基生产线新项目;2010年,他不仅掌握了人造石台面制作技术,而且摸索出一套自有特色加工工艺;2013年他参与人造石配方改良,产品的硬度和耐黄变性能大为提升;2014年他带领团队对人造石前、后固化系统进行了改造,大大提升了产品平整度和一致性;同年他参与伟莎公司“月亮石”新工艺、新产品的设计和制作,生产出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高端人造石产品。
  除了对生产工艺进行大胆的改进,唐志喜还对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换代,为生产出过硬的产品提供了有力保障。“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耐得住寂寞,集中精力做好工作,这就是我理解的匠心精神。”唐志喜说。
  做最无私的领头者
  为技术传承不遗余力
  创新与执着,让一线劳模走上了职业技术的巅峰。而坚守与担当,则让他们赢得更多尊重和敬意,从成功走向卓越。
  作为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项目组长,洪伟东曾参与某军区指挥方舱改造,广东省特检院超高速安全钳试验系统研制等重点项目的技术开发工作,积极推进大型商用换热器成型设备、自动插片换热器成型等多项技术项目的设计开发,完成了大型商用换热器由人工搬件上下料到全自动流转的技术革新。他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面对难题不放过,不计较个人得失。”
  在参与某军区指挥方舱改造项目过程中,洪伟东被临时委任为负责人,为按期完成项目他带领团队连续通宵加班,因为“接手一个项目就一定得完成,那是责任感使然。”
  为了稳定质量和满足生产需求,让员工尽快掌握岗位操作技能不出安全事故,雷万兵曾经一整个月每天培训各岗位员工的操作技能及跟踪生产到凌晨。在他的带动下,团队成员“劲往一处使”,在生产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2014年底,唐志喜所在的公司为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引入了新的材料。面对陌生的材料和工艺,当时已获评中山市劳动模范的唐志喜二话不说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中,“作为劳模,我不能辜负了这份荣誉。”
  唐志喜不厌其烦地做实验,“200多次,每一次实验出来的都是废品”。临近春节,他说服了两名同事推迟回家,与他一起熬了三个通宵,最终做出了完美的产品。这期间他退了两次机票,待回到家时已是除夕。
  自己好,也要大家好,劳模们带着团队,成为大家“看齐”的标杆;同时在技术传承方面不遗余力,现在好,还要未来更好。
  作为公司印刷部核心技能人员,冯新源在工作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指导其他同事,截至目前,他已培训出100多名机长,600多名技术人员。这些技术骨干现今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独当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