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360与腾讯之争给予两家公司通报批评,并要求双方在5日之内向社会公开道歉,妥善做好用户善后处理事宜。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时发文称,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对上述两公司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工信部对360和腾讯予以通报批评,表明了管理者的态度,能否对两家企业真正有所触动,有待观察。不过,如果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解决,有关互联网的规则制定和秩序维护不能尽快完善落实,那么类似的争端恐怕还会爆发,这才是最令人忧虑的地方。
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将在2011年达到6亿,这么多的人将互联网作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工具,无疑将使得互联网成为一个能量巨大的名利场。一个企业在互联网市场中扬名立万、攫取利益本无可厚非,但是,必须要在法律的制约之下,同时也应遵守起码的商业伦理。而“3Q大战”则暴露出双方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的短视思维。这场“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争斗,最后没有一个赢家。虽被及时叫停,但爆发这场争斗的内在矛盾依然存在,长效干预机制依然没有建立起来。
继蒙牛与伊利纷争之后,腾讯与360之争不得不促使我们思考:很多企业包括名牌企业还不成熟,不管企业做得多大,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心态,不能恪守商业底线,终究还是一个“愣头青”。企业家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品质,在将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如何做好一个企业,这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要看到,在中国互联网这个“列国纷争”的领域,还缺少有力和有效的规范。这不仅导致企业规则意识阙如,常常率性而为,容易意气用事,还隐藏了危及整个行业发展的因子。因此,必须赶紧细化竞争规则,对互联网企业的生产、推广、宣传和竞争进行必要的规制。
互联网是虚拟的,但同时也是现实的折射。在这样一个领域中,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有秩序、有规则、有权威,同时也要有道德。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介入、调查和批评,只是维护秩序的非常手段,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反应机制,让企业家不敢为所欲为,不敢损害用户的利益。一个健康的互联网环境,既是网民们生活和依存的蓝色空间,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肥沃土壤。这样的环境需要网民们的自律,需要企业家们的自省,更需要规则的刚性治理。只有具备这三点,一个良好的互联网环境才有可能建构起来,才可以防止类似“3Q大战”的纷争再次爆发。(肖余恨) |
|